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演示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稳态时污染物在二维流场中的分布 对于二维稳态的污染物分布,令(方差 ) (4-15) 则式(4-11)可以写作 4- 16 式(4-16)表明,在污染物排放点下游X断面上的污染物在横向呈正态分布,最大浓度出现在X轴上,其值为 如果在定义污染物扩散羽的宽度为包含全断面上95%的污染物量的宽度,那么,扩散羽的宽度就是4σy。 [例6-8] 在流场均匀的河段中,河宽B=200m,平均水深h=3m,流速UX=0.5m/s,横向混乱系数Ey=1m2 /s;岸边连续排放污染物QA=3600kg/h k=0.试求下游2km处的最大浓度,污染物的横向分布,扩散羽的宽度和完成横向混合所需的时间。 解 污染物排放的源强QA=3600kg/h=1000g/s. 下游2km处的污染物分布的方差 =89.4m ①污染物的最大浓度应发生在y=0处,在计算中取p=1即可满足精度要求,当x=2000m时,按式( 4—14 )计算得 exp(-kx/ux) =5.95mg/L 2、污染物浓度横向分布 表4-3污染物浓度横向分布 3、扩散污染羽宽度 b=2σy=178.8m 4、完成横向混合距离 =8000m 5、完成横向混合时间 t = x/ux=4.44h 4.2.6 混合区和超标水域 二维水质模型的应用,跟混合区及超标水域密切相关,混合区是指工程排污口至下游的均匀混合断面之间的水域,它的影响预测主要是污染带分布问题。常采用混合过程段长度与超标水域范围两项指标反映。 大、中河流由于水量较大,稀释混合能力较强(工程排放的废水量相对较小),因此,此类问题的水质影响预测的重点是超标水域的界定问题,常采用二维模型进行预测。 4.2.6.1超标水域的含义,在排放口下游指定一个限定区域,使污染物进行初始稀释,在此区域内可以超过水质标准,这个区域称为超标水域。超标水域有容许的意义,回此,它具有位置、大小和形状三个要素。 a.位置 重要的功能区(敏感水域)均应提出加以保护,其范围内不允许超标水域存在。 b.大小 排污口所在水域形成的超标水域,不应该影响鱼类洄游通道和邻近功能区水质,一般来说,湖泊海湾内可存在总面积不大于1-3平方千米的超标水域,河口、大江大河的超标水域不能超过1-2平方千米。 c.形状 超标水域的形状应是一个简单的形状,这种形状就当容易设置在水中,以避免冲击重要功能区。在湖泊中,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形区域,一般是允许的。在河流中,一般允许长窄的区域,整体河段的封闭性区域将不被允许。 4.2.6.2超标水域范围计算 计算超标水域的目的在于限制混合区,一般来说,只要超标水域外水质能保证功能区水质要求,就不需要对超标水域的排放口加以更严的排放限制。 排放污染物导致功能区水质不能满足要求,其实质是超标水域范围侵占了功能区,或在排放口与取水口发生矛盾时,在预测向大水体排放污水的影响范围以及在研究改变排放方式的效果时,都必须进行超标水域范围计算。 ①、根据现状污染物排放总量计算实际超标水域范围:各排污口、各污染物单独排放的超标水域范围;各功能区内,各排放口、各污染物超标水域分布情况;全河段内,各排污口、各污染物分布情况;各排污口、各污染物叠加影响后的超标水域范围。 ②、根据允许污染物混合范围计算污染物应控制总量或消减总量:单一排污口控制和消减量,叠加影响后的消减量及分配方案。 ③、建立排污口与控制断面的输入响应关系:重点排污口对典型控制断面的贡献和贡献率;功能区内,各控制断面不同污染物的排放口贡献率。 ④、在改变污染源情况时,可以进行如下预测:重点排放口的超标水域范围预测;功能区控制断面、各项污染物浓度预测;全河段混合区分布预测。 5.常规污染物瞬时点源排放水质预测模式 (1)瞬时点源的河流一维水质模式。 (2)瞬时点源的河流二维水质模式。 4.2.7河口和感潮河流水质模型 河口是指入海河流受潮汐作用影响明显的河段,感潮河流则指汇入河口的、受潮汐作用影响明显的河流段。例如汇入长江口的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等为感潮河流。在环境影响预测中,一般取落潮时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与涨潮时最小断面平均流速之差等于0.05m/s的断面作为河口或感潮河流与河流的界限。我国的东部河口多为非正规半日潮,每日有两次涨落。一般说,涨潮历时短于落潮,如吴淞口张潮历时约4.5h,落潮约8h,大潮发生在农历初三、初十八前后,小潮发生在初八和初二十三前后。 潮汐对河口的水质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由海潮带来大量的溶解氧,与上游水流相汇,形成强烈的混合作用,使污染物的分布趋于均匀;另一方面,由于潮流的顶托作用, 延长了污染物在河口的停留时间,有机物的降解会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氧,使水质下降。此外,潮汐也使河口的含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