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 新西兰经济学家菲舍尔(A.G.B.Fishor)最先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将社会生产活动划分为三类,即三次产业划分。 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农业(指种植业)、畜牧 业、林业、渔 业、狩猎业。 第二次产业(Secondary Industry):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 第三次产业(Tertiary Industry) :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生活服务业、旅游业、公务业(科学、教育、卫生、政府等公共行政事业)以及其他公益事业等 第二章 产业分类 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其生产物取自自然界 第二次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界的产物 第三次产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 对于研究伴随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的变化趋势来说,三次产业分类法简明实用,因此成为世界通行的统计分类方法。 缺陷: 1.社会再生产过程被描述得过分笼统与简单 2.在具体划分现实的经济活动方面,三次产业分类存在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矿业、煤气、供水、供电的划分) 3.第三次产业的内容非常庞杂,把性质相距甚远的部门、行业混杂在一起,难以分析第三次产业变化的实质。 二、生产结构分类法 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分类 (一)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根据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从实物形态上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第I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II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 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 (第一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类 (第二部类) 为生产生产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生产必要消费品的部门 生产奢侈消费品的部门 产 业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两大部门部门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1)生产资料工业部门必须具备用于补偿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生产资料。 (2)消费品工业部门必须具备用于补偿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品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消费品。 两大部类产品,只能通过交换,在实物上和价值上相互得到补偿和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局限。 1.从分类范围看,未能将一切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包括进去。没有包括教、科、文、卫、商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也没有包括运输、供水、供电、供气等生产性服务业。 2.有些产品难以确定为两大部类中的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由于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和产品新的使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被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同时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属性。 (二)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的分类方法。不同特点是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过程、加工方式和劳动产品的不同。 农 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 轻工业:纺织、食品、缝纫(服装)、制革、毛皮、家具、造纸、印刷等 重工业:燃料、冶金(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 产 业 由于化学工业在近代工业发展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所以在工业结构中往往把化学工业独立出来,同轻、重工业并列,形成工业结构的轻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三部门。但是常常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称为重工业、化学工业,同轻工业相对。 在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中,划分轻重工业的根据往往是产品单位体积的相对重量。产品单位体积重量大的工业部门就属于重工业,轻的就属于轻工业。 在我国,划分轻重工业的根据主要是看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一般把重工业看作是生产资料的部门,把轻工业看成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具有比较直观和简便易行的特点。可以大致显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宏观上安排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和研究工业化进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按轻重工业来考察制造业产值,有助于说明制造业各部门总的发展情况。 这种分类一般用于研究工业化的程度、过程、阶段及其特征。 1.没有包括全部物质生产部门,更没有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2.农轻重三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确定产业划分界限日益困难。 四、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根据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使用不同资源的相对比率,把经济活动的各部门划分为: 资源密集型产业(resource intensive industry) 资金密集型产业(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技术密集型产业(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记录表单汇编.docx
- 炼铁厂1080m3高炉试车方案.doc
- 生物大数据(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 中国传统节日——冬至节日介绍(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五年级上次综合实践活动.docx
- AP微积分BC (2018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及答案.pdf VIP
- OEM代工与加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详细版.docx
- 关于农业自动化灌溉浇灌滴灌控制系统设计有关 的外文文献翻译成品:自动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英文双语对照).docx
- 宪法多选题新题.doc VIP
- Bain-德邦产品融合项目里程碑汇报(上会终稿)-20170525.pptx VIP
- 宪法考试多选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