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害虫及其防治二(杂粮)演示文稿.pptVIP

大田作物害虫及其防治二(杂粮)演示文稿.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二、生活史及习性 (一)生活史 甜菜夜蛾在热、亚热带无滞育现象,终年繁殖为害 1、世代 黄河中下游、陕西关中、北京等地1年5代。 2、越冬 在我国北纬38°及1月份4℃等温线以南地区可以越冬,在北京周缘的华北地区可以在温室中繁殖越冬,周年连续发生为害。 2、周年 为害 田间世代重叠,一般北京露地7-9月为害最重。在菜田常与菜青虫、甘蓝夜蛾、银纹夜蛾同时发生。幼虫老熟后,钻入4~10cm深土层作土室化蛹,蛹期7~11d。各世代中,第1~3代历期短,平均21~25d,第4代达33d。 (二)习性 1、成虫 活动节律 昼伏夜出,上半夜最活跃,无风无光夜晚最适其活动。 产 卵 喜在寄主下层叶背、叶柄产卵,单或双层,覆有灰白色鳞片;以甜菜、灰黎等黎科植物最多。 趋 性 对黑光灯趋性较强;趋化性(糖醋液)有,但较弱。 迁飞性 可远距离迁飞(Mikkola,1965;French,1968;Yathom,1971;Kheyri,1976;Kobayashi,1978;罗礼智,1995) 欧洲玉米螟(European corn borer) Ostrinia nubilalis (Hübner)仅分布于欧、北美、非洲西北部、亚洲西部(包括我国的新疆、宁夏等地)。 欧洲玉米螟成虫 欧洲玉米螟幼虫和蛹 高粱条螟(striped stem borer,striped sorghum borer) 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 世界性大害虫,国外分布于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尼、埃及等。国内分布于辽、冀、鲁、豫、江苏、湖北、福建及华南等省区。 粟灰螟(sugarcane stem borer,millet stem borer) 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 世界性大害虫,亚洲的朝鲜、印度等均有分布。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北部等谷子栽培区及两广、四川、台湾等省区的部分甘蔗产区,是北方谷子与南方甘蔗的重要害虫(甘蔗二点螟) 。 二、寄主与为害 玉米螟 高粱条螟 粟灰螟 寄主 玉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等。 高粱、玉米、谷子、粟、麻类、甘蔗等。 谷子、高粱、甘蔗、糜、黍、玉米、谷莠、狗尾草等。 为害 幼虫为害。蛀食心叶成横排 “枪眼”;蛀食雄穗呈“折雄”;蛀食茎杆呈“折茎”,破坏养分输送。蛀害棉花嫩茎、棉铃呈枯茎、落铃、腐烂及僵瓣 。 幼虫为害。蛀食心叶成不规 则“花叶”;蛀食茎杆呈“折穗”、“折茎”。 幼虫为害。苗期蛀食谷茎呈“枯心苗”,后期蛀食茎秆成“白穗” 。 三、生活史及习性 (一)生活史 玉米螟 高粱条螟 粟灰螟 1、世代 全国各地1-6代/年。 河北3代/年。 河北1年2代 河北1年2-3代 2、越冬 虫态 老熟幼虫 老熟幼虫 幼虫,以老熟幼虫为主 3、越冬 场所 玉米、高粱、谷子等的秸秆 (75%以上)、穗轴和根茬内。 高粱、玉米秸秆,少在玉米穗轴。 主在谷茬内,少数在谷草内。 玉米螟 高粱条螟 粟灰螟 4、周年活动为害 河北5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化蛹盛期,5月下、6月上旬羽化。6月中旬第1代幼虫为害春玉米;第2代幼虫7月中旬为害夏玉米第3代幼虫8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茎、穗,后老熟越冬。 河北5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化蛹, 6月上、中旬羽化。6月下、7月上第1代幼虫为害;第2代幼虫为害在8月中、下旬。 第1代幼虫6月中、下旬为害春谷苗,造成枯心;第2代幼虫7月下、8月上旬为害春谷穗期、夏谷苗期;第3代幼虫8月中、下旬为害夏谷穗期。 续[ 第5-6课时] (二)习性 1、成虫 玉米螟 高粱条螟 粟灰螟 活动节律 昼伏夜出 昼伏夜出 昼伏夜出 趋性 趋光性;趋酸甜物质 趋光性 趋光性 产卵部位 多在生长浓绿、郁荫潮湿的水浇地或低洼地、50 cm高以上的玉米、高粱植株的叶背中脉两侧产卵 。 多在叶背基、中部,少数在叶面和茎杆。 第1代多在春谷苗中、下部叶背中部及近叶尖中脉处,少在叶面;第2代在夏谷苗相似部位,或抽穗春谷的基、中部叶背,少数在茎上。 玉米螟 高粱条螟 粟灰螟 产卵力 单雌产卵10-20块,约300-600粒 单雌产卵200-250 粒 单雌产卵7-8块,约50-200 粒。 续 2、幼虫 玉米螟 高粱条螟 粟灰螟 活动 为害 先在玉米、高粱心叶中为害,叶片伸展后呈整齐的横排孔洞;雄穗打苞时,多集中蛀食穗苞,扬花时长大幼虫向下转移,蛀上部茎杆(雌穗以上)呈折雄;雌穗抽丝时,再下移雌穗及该节或邻节造成雌穗下折茎。 初孵幼虫心叶为害,叶片伸展后呈不规则的斑点或孔洞,10天后至3龄即于原为害的叶腋处蛀茎。第1、2代幼虫分别为害春、夏玉米或高粱,初孵和1龄幼虫多潜入穗基部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