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害虫及其防治演示文稿.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2、田间喷药 常用药剂如下: 50%抗蚜威(辟蚜雾)WP 4000-5000倍或150 g/hm2【或与啶虫脒混用:亩用有效成分2.5 g+啶虫脒有效成分0.6g(亩用50%抗蚜威WP5g+3%啶虫脒乳油20ml)】 10%吡虫啉WP 60-105g/ha或30 g/hm2 啶虫脒11.5 g/hm2【或与高氯氟氰混用:亩用有效成分0.6g+高效氯氟氰菊酯0.25g(亩用3%啶虫脒乳油20m1+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l0m1)】 硫丹450 g/hm2 上述药剂均对麦蚜防效高,药后7d防效均在99%以上,且对捕食性天敌安全,提高瓢蚜比。其它还有 0.36%苦参碱50ml 70%高巧EC 60-105g/ha 50%辛硫磷乳油2000倍 50%辛氰乳油每亩25-30毫升 25%快杀灵乳油1000-1500倍 劲彪(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或功夫菊酯 25%唑蚜威(灭蚜唑;灭蚜灵 )EC 75-150g/ha 40%乐果EC 1000-1500倍或1.5%乐果粉剂 每亩1.5~2公斤 50%马拉硫磷EC 1000倍 50%杀螟松EC 2000倍 穗期防治时应考虑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及粘虫、麦蚜等(一喷多防),每亩可用粉锈宁6克和抗蚜威6克及灭幼脲2克(均指有效成分)混用,对上述病虫防效达85~90%以上。 本节推荐延伸阅读文献: 1、曹雅忠,尹姣,李克斌等,小麦蚜虫不断猖獗原因及控制对策的探讨,植物保护,2006,32(5):72-75 2、苏晓丹,李学军,王淑贤,蚜虫的生活周期概述,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2):74~75 §1-2 小麦吸浆虫 双翅目瘿蚊科Diptera:Cecidomyiidae(gall midge,fungus gnats,gall gnats) 一、种类与分布 麦红吸浆虫(wheat (blossom) midge) Cecidomyia mosellana Géhin 世界性害虫,亚、欧、北美洲均有分布。国内分布广泛,尤以黄淮海流域的滨湖、河流沿岸平原冬麦区受害最重。 麦红吸浆虫 幼虫及为害 雌虫橘红色,密被细毛。2复眼在上方愈合。触角14节,各节瓶形膨大,环生两圈刚毛。前翅薄而透明,翅脉4条。腹部9节,第9节细长,形成伪产卵管。 雄虫触角比雌虫长,14节,每节2个球形膨大部分,除环生1圈刚毛外,还有1圈很长的环状毛。腹部末端略向上弯曲,腹瓣末端稍凹入,阳茎长。 麦红吸浆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状 麦黄吸浆虫(wheat (blossom) midge) Contarinia trifici (Kirby) 世界性害虫,亚、欧大陆分布广泛,为欧洲优势种。我国主要分布于晋、蒙、豫、鄂、川等省区和西北高原地区(陕、甘、青、宁)。 麦黄吸浆虫形态特征图 二、寄主与为害 1、寄主 主要为害小麦,也为害大麦、青稞、黑麦、燕麦、鹅冠草等。 2、为害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小麦花器及灌浆籽粒的浆液,造成瘪粒、空壳而减产,大发生时全田甚至颗粒无收。 历史上小麦吸浆虫多次成灾,解放后(50年代)全国范围内实施抗虫品种及药剂防治(六六六处理土壤)?? 基本得以控制。70年代后,小麦品种的抗虫性受到忽略,加之1983年六六六停产??80年代中后期黄淮流域(陕、豫、皖)再次成灾。河北省2002年暴发,由20世纪90年代的石家庄、邯郸、邢台主产麦区的400多万亩,发展到保定、廊坊、唐山等市的800余万亩,涉及7个市60多个县,其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均属历史罕见。 三、生活史及习性 (一)生活史 麦红吸浆虫 麦黄吸浆虫 世代 1代/年,不良环境时可多年(2-12)1代。 1代/年,不良环境时可多年(少于4-5)1代。 越冬虫态 老熟幼虫(结圆茧) 越冬场所 7-20cm土壤 麦红吸浆虫 麦黄 吸浆虫 周年活动为害 1、越冬幼虫破茧活动期—小麦拔节期(10 cm地温=7-10℃左右,土壤含水量=20%左右。3月上中旬)。 2、化蛹期(8-12天,蛹为裸或茧蛹)—小麦孕穗期(10cm地温=12-15℃。4月中下旬)。此期是土壤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3、羽化、产卵期(产卵期2-3天)—抽穗期,尚未扬花。( 10 cm地温20-23℃时成虫盛发,产卵于小穗间、颖壳间或穗轴)。此期是药剂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 。 4、入侵为害期—灌浆期。卵期3-5天,孵化后自内外颖间钻入,贴附于子房,以口器刺破种皮 ,吸食灌浆嫩粒。 5、脱壳入土,越夏越冬 幼虫15-20天老熟,遇小雨或较大露水时爬出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