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 第二节 编制原则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3 第一节 工程位置、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3 一、工程位置 3 二、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3 第二节 周边环境及场地接口条件 4 一、周边环境 4 二、接口条件 4 第四节 工程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5 一、工程地质概况 5 二、水文概况 6 三、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7 四、环境水、土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判定 7 五、气象条件 8 第五节 区间工程设计概况 8 一、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8 二、管片设计 9 三、防水设计 9 第三章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 12 第一节 工程主要特点 12 第二节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2 一、重难点分析 12 二、针对工程重难点的对策: 14 第三节 区间与既有建构筑物的关系及处理措施 15 第四节 区间与规划建构筑物的关系及处理措施 18 第五节 重叠隧道的关系及处理措施 19 第四章 组织机构及管理目标 21 第一节 项目组织机构 21 第二节 项目管理目标 22 一、质量管理目标 22 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22 三、工期管理目标 22 第五章 总体施工筹划 23 第一节 区间工程总体施工工序流程 23 第二节 施工工序安排 24 第三节 工期计划与资源配置 27 一、工期计划 27 二、资源配备计划 27 第六章 盾构机选型 30 第一节 选型依据和原则 30 第二节 工程对盾构机的要求 30 第三节 盾构机型式的确定 31 第七章 盾构始发 32 第一节 施工准备、施工场地布置 32 一、施工准备 32 二、施工平面布置 32 三、临时工程 32 第二节 盾构始发作业流程 33 第三节 始发准备工作 33 第四节 盾构机组装调试 37 一、分体始发阶段划分 37 二、分体始发需增加管线 39 三、盾构机下井顺序 39 四、盾构机调试 40 第八章 盾构掘进 41 第一节 盾构始发100m试掘进 41 第二节 盾构机掘进控制参数 45 一、土仓压力P1 45 二、千斤顶推力F 46 三、刀盘转速n 46 四、刀盘扭矩T 47 五、掘进速度v 47 六、螺旋输送机转速 47 七、注浆压力P2 47 八、注浆量V1 47 九、泡沫掺量V2 48 十、左右前进千斤顶行程差(S 48 十一、盾构机俯仰角α 48 十二、盾构机滚转角β 48 十三、管片与盾尾的空隙δ1~δ4 48 十四、铰接千斤顶的使用状态 48 第三节 渣土管理 49 一、渣土改良 49 二、出渣量控制 49 三、渣土性状鉴别 49 第四节 运输系统 50 一、洞内水平运输 50 二、垂直运输 50 第五节 同步注浆 50 一、同步注浆材料及配比设计 50 二、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 51 三、同步注浆施工工艺 52 第六节 二次注浆 54 第七节 始发托架、反力架的拆除 54 2、按安装反力架的相反顺序拆除反力架; 55 第八节 施工测量 55 第九节 管片拼装 56 一、管片拼装方法 56 二、管片拼装工艺流程 56 三、管片拼装质量控制 57 第十节 管片防水 57 一、管片接缝防水 57 二、管片螺栓孔(及吊装孔)防水 58 三、管片外防水 59 第十一节 盾构施工风险预控及处理 59 一、始发姿态控制不当导致的轴线偏移 59 二、始发措施不当导致栽头 61 三、盾构机滚动 61 四、自动测量系统误差 62 五、盾构基座变形 62 六、反力架支撑位移或变形 62 七、洞门密封破坏 63 八、洞门破除后产生涌土 63 九、掘进过程中异常现场及处理 63 十、盾构机长时间停机而抱死 64 十一、风险巡视 65 第九章 盾构调头、过站、二次始发 66 第一节 6号风井过站 66 第二节 高铁站内盾构调头、过站 69 一、盾构调头 69 二、盾构过站 71 第十章 盾构机拆卸及吊出 73 第一节 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73 一、人员组织安排 73 二、拆卸前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 73 三、主要拆卸设备、机具及材料 74 第二节 拆卸步骤 74 一、第一阶段 74 二、第二阶段 74 三、第三阶段 75 四、第四阶段 75 第三节 拆卸注意事项 75 第十一章 区间监测 76 第一节 监测项目 76 第二节 监测项目的实施 76 第四节 监测控制标准 81 第四节 监测仪器设备 81 第五节 监测频率 81 第六节 监测报警值及应急措施 82 第七节 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 83 一、日报表 83 二、报警流程 83 三、监测报告 83 第十二章 质量保证措施 85 一、贯彻质量方针,确定质量奋斗目标,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85 二、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从组织上确保质量计划目标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