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日常运行-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教务处2012年工作总结
暨2013年工作要点
一、全力落实学校战略部署,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二、紧紧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性开展工作
三、悉心服务教学,保障日常运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四、坚持质量导向,质量监控与教学督导同步推进
五、2013年工作要点
教务处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要点
2012年,在校领导的指导关怀和倾力支持下,教务处秉持“悉心服务教学,放眼引领办学”之处训,本着“一心求质量,一致谋发展,一切为学生”的工作理念,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带领全处员工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不遗余力、开拓创新,在教学管理、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今年6月底,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地区高校教务处中独选我校一家,出席教务处的处务会、调研本科教学。刘桂芹副司长首先对我校校长进课堂亲自抓教学、分管校长带头抓落实,对校长提出的“三精简”“三转移”等思路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评价说,传媒大学教务处作为北京高校的优秀教务处,在本科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中,走在了北京乃至全国的高校前列。他对我校教务处的理念和工作印象深刻,确实感到“不虚此行,很受启发”,我校本科教学的创新做法经由高教司和市教委目前也陆续在人大、北邮、首师大等兄弟院校推广。
在一年来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中,教务处坚持育人为本,紧紧围绕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这一根本问题,主动契合学校的办学方略,在确保常规工作良好运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模式,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做出了一些亮点:如:(1)由我处发起并积极推进,获得教育部和文化部高度评价和鼎力支持的“三校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协同创新项目今年正式开班实施;(2)创办四年的“辅修/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度开发,面向全社会敞开办学,吸引了众多“985”、“211”大学学子前来就读,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口碑,为巩固我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地位起到了砖瓦之功;(3)在前期公共选修课改革、构建全校优质公选课体系的基础上,直面新问题新麻烦,创新并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4)为高效利用夏季学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班子成员带头利用周末和寒暑假主动走出去,与校外百余家实习基地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铺路搭桥;(5)积极主动与高教司、市教委等上级单位和北京地区有影响力的高校教务处搭建密切的办学关系,在近期的两大项目申报验收中再次为学校赢得了资源和声誉——一是得益于高教司大力支持,在全国仅80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中,为我校争得两项,将获400万经费支持(与清华项目数同,胜于人大等名校);二是,11月29日市教委专家组验收我校“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效时,在实力强于我们的“人大”示范中心遭缓评的巨大压力下,在我校实验中心建设成果相对单薄的纠结之时,教务处加班加点,竭尽全力做校内外工作,与中心的老师同心同德努力,得到了“非常优秀”的评价。(6)在学校支持下致力于教师教学发展,迅速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密集开展工作等等。
本年度总结恰逢本届班子到期,回首一年工作,因工作繁重而备感充实,因见到成效而深感欣慰;回首四年工作,我们这届班子4年来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班子成员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加班最多,身教胜于言传,经过艰苦努力,带出了一个风清气正,凝聚力强,特别能吃苦、打硬仗的高素质团队。4年来教务处不断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了4年前曾存在问题的出国学生成绩单办理、非学历进修生办理。在前不久7部委关于教育收费问题的突击检查中,教务处以健全的规章制度成为无任何问题的部门。
现遵照学校要求,对教务处今年的具体工作简要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13年的工作要点,为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更上层楼奠定良好基础。
一、全力落实学校战略部署,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按照“三精简”、“三转移”原则,修订完成了2011版本科培养方案
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倡导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探究式教学方式;逐步实现“三转移”(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移、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移)和“三精简”(精简课堂讲授、精简学时、精简学分),按照精讲多练、压缩学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路,对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作为具体的组织落实者,教务处认真与各教学单位交流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传达学校本科教学改革思路,协助教学单位转变思想观念,变被迫压缩学分为主动压缩学分,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平均压缩15-20学分。培养方案经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后,将其电子版交付印厂。同时,组织各学院将培养方案录入教务在线,针对培养方案中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