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2张).pptVIP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2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 0 0 0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这由“青铜铸就,甲骨绘成”的辉煌文明究竟有着怎样灿烂的景象?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历史学家易中天将其概括为“青铜铸就,甲骨绘成”的文明。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教材知识。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探究问题,结合图片直观了解青铜器的种类丰富及用途广泛,知道青铜器功能的逐渐由食器发展为礼器;结合教材相关史事,知道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的象征;阅读教材P24页内容,概括归纳古代青铜器制造的高超技艺,认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内容,探究问题,明确甲骨文得名的原因,了解甲骨文发现的经过;结合甲骨文的图片,归纳概括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提炼出甲骨文的主要记载内容,并总结甲骨文发现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重难点) 1 甲骨文 青铜器 2 任务一 【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青铜器 青铜器,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铅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它们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证据,亦是中华民族创造灿烂文明的具体见证!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青铜器“铸就”出怎样的文明? 任务二 【七嘴八舌】阅读P23页的内容,看完后讨论回答问题1、问题2。 问题1:青铜器有哪些用途,哪些功能? 问题2:青铜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青铜器 青铜器 簋 鼎 酒器 食器 生产工具 灯 镜 日常用品 编钟 乐器 爵 耒 铲 觚 青 铜 器 用途 功能 饮食 祭祀 军事等方面 食器等 礼器 青铜器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另外有酒器青铜器爵、盉等;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器以酒器觚、爵、斝为主,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这与前朝明显不同。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相关史事 礼器 种类与数量 贵族等级 高低 贵族权力 大小 利簋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这些沉重硕大的青铜器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青铜器 22cm 28cm 重7.95千克 重832.84千克 青铜器 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鋳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史料研读 比例精准 高超技艺 “泥范鋳造法” 规模宏大、 组织严密、 分工细致 任务三 【小组探究】阅读P24—25页的内容,看完后讨论回答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 问题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是谁? 问题2:甲骨文造字有什么特点? 问题3:甲骨文主要记载哪些内容? 问题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甲骨文 甲骨文 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药店作药材。1899年,北京的官员王懿容得了病,在达仁堂买药,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 相关史事 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兽骨上的文字。 王懿容 甲骨文 车 衣 人 牛 水 日 象形字 本 甲骨文 指事字 甲骨文 日 月 明 会意字 甲骨文 依 渔 甲骨文造字方法 象形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 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 用声符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造字方法已较为成熟 甲骨文 汉字的基本结构具备 甲骨文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善的文字。 问题3:甲骨文主要记载哪些内容? 甲骨文 甲骨文 已知最早的文字 已知最早的汉族文献 汉字的基本 结构具备 造字方法已较为成熟 体系较为 完善 内容十分 丰富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今天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有助于我们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