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古代史.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京畿不设郡,设内史以别于其他诸郡)。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掌管全郡,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郡守之下,设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全郡军事;又设监御史,负责监察。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治安情况——这是“上计”的主要内容。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统治全县人民。县令、县长之下设县尉,管全县军事;没县丞,助理县令、县长,并负责司法裁判。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下令拆毁战国时期各国在边境修筑的关塞、堡垒等障碍物。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于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主要干线有两条:一条向东直通燕齐,一条向南直达吴楚。这些驰道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株。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900余公里,这条‘‘直道”的遗迹现在尚可辨识。并令常鄂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五尺道”(五尺宽的道路)。又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六尺,保证车辆畅通无阻。 第七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前206~25年) 第一节 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发展 一、楚汉战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刘邦“约法三章” 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采纳了樊哙、张良的建议,退军灞上,封闭秦朝的珍宝府库,宣布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让秦的一些地方官留任原职,以维持社会秩序。刘邦的“约法三章”,一方面是重建封建法制的开始,是保护地主阶级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的政治宣言,另一方面,它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因此得到了关中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二、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稳定社会秩序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的时候,到处是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杀掠,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 从公元前202年开始,汉高祖颁发了一系列诏令,主要内容有: 1、组织军队复员。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他们的功绩大小,按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给数量不等的土地。同时还规定,这些复员的官兵,愿留在关中者,免除12年的徭役;回归原籍的,免除6年。这样,就使爵高位显的军官变成大地主,一般士兵也得到土地,成为自耕农,从事生产劳动。 2、赐军吏卒以爵位。凡军吏卒爵在大夫以下或无爵者,皆赐爵为大夫(第五级爵);位在大夫以上者,晋爵一级;爵在七大夫以下者,免除全家赋役;七大夫以上者,分给食邑,是为高爵,其地位与县令、丞相等,应先给予田宅。这一条诏令的作用,就是从政治上、经济上扶持一批因军功而获得土地的地主。 3、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不著户籍的人口,各归原籍,“复故爵田宅”。这使许多因秦末农民战争而丧失土地与爵位的地主和自耕农,重新获得土地和爵位。此举对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释放奴婢。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平. 民)”。 以上是汉政府适应农民战争后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它一方面‘扶植了一大批军功地主,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使封建统治秩序重新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使脱离生产的农民回到了土地上,占有少量土地,有了生产条件。这样,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对生产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剪灭异姓王 三、文景之治 轻徭薄赋 汉高祖总结秦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到惠帝时进一步推行黄老无为政治。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的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文帝时,贾谊曾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晁错亦呼吁“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文帝采纳了贾谊、晁错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多次发布诏令劝农,以发展农业经济。文帝十二年(前166年),文帝下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次年六月,又“除田之租税”,公元前156年五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 文景时期又减少地方的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贡,开放山泽禁苑给贫民耕种;并颁布了赈贷鳏寡孤独的法令。 以上这些措施的施行,减轻了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