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卷一温庭筠五十首温庭筠约公元818年—约公元-翠屏棠外.PDFVIP

花间集卷一温庭筠五十首温庭筠约公元818年—约公元-翠屏棠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花间集卷一温庭筠五十首温庭筠约公元818年—约公元-翠屏棠外

□花间集卷一 温庭筠 五十首 温庭筠 (约公元818年—约公元870年),本名岐,一名庭云,字飞卿, 太原 (今山西阳曲附近)人。才思敏捷,每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 时人号为 “温八叉”。由于他傲视权贵而失意场屋,以致屡试不第。只做过 隋县尉、方城尉和国子助教,所以 《花间集》称他是“温助教”。 在文学史上,温庭筠是活动在诗衰词兴的交替时期。他的诗与李商隐齐 名,时称 “温李”;他的词则与韦庄并列,号为“温韦”。在词的发展史上, 温庭筠可说是词坛上的一位开山大师。现存词具在 《花间集》、《金奁集》 和 《全唐诗》中。 温庭筠的词,内容多写闺情,辞藻浓艳,结构绵密,词旨隐曲,前人对 他的词有许多评价,如胡仔在 《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温庭筠“工于造语,极 为绮靡”;张惠言在 《词选序》中也说“其言深美闳约”;李冰若在《栩庄 漫记》中则说其所作 “有以丽密胜者,有以清雅胜者”。 菩萨蛮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 小山句——小山:屏风上绘的山景。金:金色的曙光。明灭:日光浮动, 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又解:小山谓发形高耸,金谓头上妆饰品。又 《夏盛 选本》解:唐代女子画眉,有一种叫 “小山眉”,隔夜的眉黛有深浅,好像 山峰重叠。唐代的妇女喜欢在额上涂上黄色,叫做 “额黄”,隔了一夜,黄 色有明有暗,所以说 “金明灭”。 鬓云句——鬓云:形容鬓发细柔乌黑。度:飘度,这里形容头发蓬乱, 丝丝袅袅,半掩着面容,如飞飘之状。腮:面庞。雪:白嫩,或指敷粉。 蛾眉——或作娥眉,扬雄 《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好而轻者谓 之娥。” 枚乘 《七发》:“皓齿娥眉。” 弄妆——打扮、妆饰。 照花句——照镜戴花,前后各置一镜,方能瞻后影。花:头上的妆饰品。 花面句——双镜之中,花朵与人面交相辉映,更显得人面如花。 新帖句——帖:贴金,用金线绣好花样,再贴缝在衣服上。襦:短上衣。 古乐府诗 《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双双句——指罗襦上有金线绣成的双双鹧鸪。鹧鸪(zhègū这姑):鸟名。 《本草纲目·禽部》:“鹧鸪性畏霜露,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 俗谓其鸣曰 ‘行不得也哥哥’。”其形如鸠,头顶紫红色,背灰色,嘴红, 腹带黄色,脚红色,外形较美观。 【析】 温词为 《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 词中首句写了室内的晓景:屏风上金光时明时暗,在重重叠叠的山景间 浮动。第二句写闺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 动。三、四句写她起床后的行动: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着一“懒” 字和 “迟”字,其惆帐倦怠之情,生动可睹。五、六句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 形,她簪花时,置放双镜,是那么细致、讲究,花容与人面交相辉映,更觉 人面如花,愈增艳丽。既然前面写了“懒”和“迟”,而此处又写她这样“细 致”、 “认真”地打扮,这正是她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因情人不在而懒起 迟妆,但少妇的爱美本能又促使她细致地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新衣时, 忽见衣上有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通篇写闺怨之情,但又含而不露。本词采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 式来表现,使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与语音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了。 “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不仅平仄合于律句,且巧妙地安排了五个响亮的 去声字: “照”、“后”、“镜”、“面”、“映”,置于换头之处,咏唱 时,就更显得跌宕飞动、顿挫抑扬了。 其二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 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 水精——水晶石,可作妆饰品,一般透明无色,但也有因含物质成分不 同而呈现灰、黑、黄、紫等色。 暖香句——这里说鸳鸯锦被中,既香且暖,最易引人入梦境。惹 (rě): 逗引,撩起。《花间集》词中用“惹”字共25处,多为此意。鸳鸯:水鸟名, 常成对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