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14、ATM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14、ATM原理

内容提要 ATM技术的起源和技术特点 ATM技术简介 ATM技术的发展趋势 ATM——异步转移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内容提要 ATM技术的起源和技术特点 ATM技术简介 ATM技术的发展趋势 ATM 常用缩略语 ATM 交换机翻译 VPI/VCI值 每个接口的VPI/VCI值唯一 内容提要 Contract Contract ATM 网络 通信契约 流量参数 QoS 参数 通信契约的签订 AAL层的业务分类 Constant bit rate CBR Variable bit rate-real time VBR-RT VBR-nonreal time VBR-NRT Unspecified bit rate UBR Available bit rate ABR 峰值信元率PCR:最大数据速率 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一条连接能够传递的速率 可维持速率SCR:应用产生的平均信元速率 最大突发长度MBS:最大的信元突发长度 最小信元速率MCR:应用应付延迟的能力 流量参数 最大信元传递时延MCTD 信元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所需要的时间 信元抖动容限 :CDVT (信元时延变化容限)信元间隔的上限 信元丢失率CLR 可以接受的因网络拥塞而导致信元丢失比例 QoS参数 开销 QoS 流量参数 低 高 Tolerance 1 字节 5 字节 头 47 字节 负荷 信元抖动 信元丢失 PCR 峰值信元率 实时视频和音频 CBR业务类型 VBR业务类型 负荷 QoS 流量参数 LOW HIGH Tolerance 1-8 字节 5 字节 信元头 1-47 字节 负荷 信元丢失 (NRT) 信元丢失 (RT) PCR SCR 峰值信元率 可维持信元率 MBS 最大突发长度 信元丢失 分组音频和视频 TCP IP LLC/SNAP AAL ATM PHY TCP 数据包 IP 数据包 增加 5字节信元头带VPI/VCI和CLP App Data TCP Header IP Header LLC App Data TCP Header IP Header App Data TCP Header 汇聚子层 (CS) SAR App Data TCP Header IP Header LLC QoS + 分段到48字节信元中或汇聚到PDU中 传输汇聚 (STS, STM, DS) 物理介质 (MMF, SMF, STP, UTP) TCP/IP数据帧的处理 ATM技术的起源和技术特点 ATM技术简介 ATM技术的发展趋势 ATM网 面向连接,有N2 问题 靠链路层选路,基于VPI/VCI或标记 有阻塞通知与信元丢失优先级指示 业务质量有保证,可保证实时业务 网络ATM化进程的重新定位 IP网 无连接,无N2 问题 基于网络层选路,基于IP地址 无业务量控制与阻塞控制 业务质量无保证 ATM网与IP网的比较 ATM原理介绍 自 1835年莫尔斯发明电报和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 两种电信业务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电信网技术的深刻变化 60年代数据通信的出现 80年代末 Internet的急剧膨胀性发展 电话交换 电话交换技术 --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 -- B-ISDN(ATM) 数据通信 分组交换 ( X.25 ) -- 帧中继 ( FR ) -- ATM -- 光交换(WDM) 传输/传送 点对点传输 -- PDH -- SDH ---光传送(WDM) 电信网的演变 传统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浪费带宽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系统延迟的不确定性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以信元为单位的异步转移模式,异步意味着来自任一用户的信息信元流不必是周期性的。 ATM结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能在单一的主体网络中携带多种信息媒体,承载多种通信业务,并且能够保证Qos。 各种通信网的可靠性思想 早期传输媒介质量差,X.25采用点到点的完全差错控制:帧定位、比特透明、差错检验(CRC)、差错恢复(重传) IP网: 4 3 2 1 3 3 2 2 1 1 4 3 2 1 IP无差错控制 IP无差错控制 TCP端到端可靠性 路由器 终端 终端 3 2 1 3 3 2 2 1 1 3 2 1 点到点可靠性 X.25网: 点到点可靠性 IP“尽力传递”:不验证,不重传,不保证顺序 X.25 FR,提高了节点的交换速度 FR的2a子层只完成链路层的核心功能:帧定位、比特透明、差错检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