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VIP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哈六中2018届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 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选择题,每小题-10题分,1-30题每题2分,50分。 1.“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 A.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 B.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D.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 2.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C.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 D.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3.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 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三是充 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三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 韩非子 孔子 B.韩非子 商鞅 孟子 C.荀子 商鞅 老子 D.墨子 韩非子 荀子 4.司马迁认为,下图所示地区“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秦 汉时期,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突出 B.该地大兴水利,建设贯通南北的运河体系 C.该地区农业发达,均田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D.该地因少数民族的内迁,劳动力获得补充 5.汉文帝时,晃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当时( ) A.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B.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C.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 D.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6.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7.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 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 反映了北宋( )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8.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9.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说明清代 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 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 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10.19世纪初,在中国每白银可兑换铜钱1000文19世0年代,白银可兑换铜钱1200文。到光十九年(1839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600文。上述现象出现是因为闭关锁国经济发展于世界 耕经济发达,铜钱的需求量增大国被迫埠,棉纺织品大量输入大,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 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中央集权制度更有利于作战指挥 C.开展的洋务运动成效较大 D.比日本较早地完成了军事近代化 12.晚清时期有人主张:“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本原之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