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特殊护理措施失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睡眠障碍的特殊护理措施失眠

教学目标 了解:休息的意义与条件 活动的重要性 熟悉: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 睡眠生理 病人活动及睡眠的评估 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掌握: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指导病人活动的方法 重点难点 睡眠的分期和睡眠周期; 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方法; 活动对机体的影响; 对病人活动的评估和指导 指导病人活动的方法 休息有利于恢复精神和体力。 活动能增加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维持肌肉的正常张力。 病人往往需要更多的休息,但缺乏活动会面临更多的身心问题。 护理人员有责任帮助病人维持休息和活动的动态平衡。 第一节 休息 一、休息 休息的意义 休息的形式与条件 二、睡眠 休息的定义 休息(rest) 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身心放松,处于一种没有紧张和焦虑的松弛状态。 身体休息 精神休息 (一)休息的意义 休息与健康的关系——对健康人的意义 充足的休息是保障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休息与康复的关系——对患者的意义 休息促进疾病康复 良好的休息有助于 消除疲劳,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维持机体生理调节的规律性 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减少能量消耗 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 思考 休息的形式有哪些?你通常采取哪些休息形式? 怎样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 (二)休息的条件 生理上的舒适 心理上的放松 环境 充足的睡眠 睡眠与数字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 5天不睡觉人就会死去 WHO对14个国家的调查发现: 27%的人有睡眠问题 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2-50% 英国10-14% 日本20% 法国30% 中国在30%以上 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 睡眠与数字 一般成年人每天应该保证6-9小时的睡眠,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每周至少小睡3次,每次半小时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会比那些不小睡的人下降37% 什么是睡眠? 睡眠随昼夜变化而周期循环发生 睡眠是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 机体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降低,并未完全消失 二、睡眠 睡眠的生理 睡眠的需要 睡眠的评估 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一)睡眠的生理 2.睡眠的生理特点 感觉减退: 视触嗅听 骨骼肌反射和肌紧张减弱 肌肉松弛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T、P、R、BP、尿、胃液、唾液、代谢降低 3.睡眠的分期(睡眠时相) 脑电图(EEG):大脑皮质的电波活动 眼电图(EOG):眼球的运动 肌电图(EMG):肌肉的张力 睡眠的分期 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NREM,慢波睡眠,正相睡眠) 第Ⅰ时相(入睡期) 第Ⅱ时相(浅睡期) 第Ⅲ时相(熟睡期) 第Ⅳ时相(深睡期)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REM,快波睡眠,异相睡眠) 睡眠的分期 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NREM,慢波睡眠) 分四期 感觉功能减退 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减弱 植物性神经功能改变 合成代谢加快,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深睡期难唤醒,可发生遗尿和梦游 有利于体力恢复 睡眠的分期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快波睡眠) 感觉功能、肌张力进一步减退 血压、心率升高,呼吸加快而不规则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做梦 有利于个体精力恢复 脑耗氧、血流量增加,蛋白合成增加 3.睡眠的周期(sleep cycle) NREM第一期持续约数分钟,大多数人入睡后30-45min进入NREM第三期与第四期,持续几min至1h不等。在开始入睡后70-90min,出现第一个REM阶段,一般持续10min左右,随着睡眠的进行,快波睡眠占的时间越来越长,可延长至60min 睡眠时相周期特点 每一周期60-120min,平均90min 每晚4-6个睡眠时相周期 任一时相醒来,都重新开始 刚入睡时,熟睡期深睡期约占90min,异相期不超过30min,深夜,熟睡期深睡期会缩短,异相期会延长至60min 大部分NREM发生在上半夜,REM期发生在下半夜 (二)睡眠的需要 睡眠量的需要,因人而异 健康人每晚睡眠的平均时数是7.5h 睡眠的需要量及各个睡眠时相所占时间的百分比与其年龄有关 睡眠量还会受个性、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职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三)睡眠的评估 生理性的因素 (1)年龄 (2)内分泌 (3)疲劳 (4)昼夜性节律 (5)寝前习惯 病理性因素 (1)疾病不适 (2)精神障碍 心理性因素 环境因素 其他:食物 睡眠与昼夜节律 昼夜性节律(circadian rhythm) :人体的生理活动通常都是以一昼夜作为一个周期循环进行的。 它反映出人体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起伏变化 睡眠与昼夜性节律的关系:个体若要维持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