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政史地]2012《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

[高三政史地]2012《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政史地]2012《金版新学案》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3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3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知识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误区】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特殊性不包含着普遍性。 【评析】 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不包含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知识点二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 (1)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在实际运用中容易混淆,应区分开。(2)两点≠优点和缺点(3)抓重点≠重点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基础知识] 1.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它有两方面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3.矛盾的斗争性 (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2)斗争性离不开同—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深化拓展]  理解矛盾基本属性的关系和作用 考题1 (2010·天津文综)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A.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祸兮福倚 福兮祸伏 解析: 漫画《路向何方》的哲学寓意是:无论是选择向东,还是选择向西,都是利弊并存,是矛盾的,这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D与漫画的哲学寓意相符。A说明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B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均与漫画寓意不符。故选D。 答案: D 考题2 (2009·全国卷Ⅰ)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故②的说法错误;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不能起决定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 B 考题3 (2009·全国卷Ⅱ)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从“危”到“安”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故②错误;③中的“顺应和迎接”两个词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安危转化中的作用,是错误的。 答案: D 考点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基础知识]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2.正确对待矛盾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3)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发展中国特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