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管营销]激励实务培训教材
激 励 [问题的提出] 三泽千代:引进大电气公司“鲶鱼” 12.1 激励的原理 12.1.1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1、激励的概念 2、激励的对象 从激励的定义看出,激励是一个适用于各种动机、欲望、需要、希望以及其他相类似的力量的一个通用术语。 12.1.2 激励与行为 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下式表示: [案例] IBM沃特森:广开言路,激发热情 “公司是人办的,公司成功的秘诀是人,幸运的是IBM拥有一批努力工作,又能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的人。” “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 “你可以做错很多事情,但还会获得新的机会。但是,倘若你在人的管理上哪怕弄出一点点差错的话,那就全完了,也就是说,你不是英雄就是狗熊。” 12.2 激励的内容理论 12.2.1 需要层次论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来的,因而也称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论主要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 决定人的行为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些什么内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一个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另一个是人的需要都有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 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愧疚。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会能够说:我已经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状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奥斯特洛夫斯基 对需求层次的补充 注意了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忽略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 建立在自我为中心的假定之上 各种需求有强弱之分,并不是0-1变量 并不是低层次的需求才需要钱 钱是怎么来的? 钱用来干什么? 如何满足各种需求 生理需求: 钱 安全需求:工作保障,医疗保险,购房贷款,退休保险 社交需求:友善的同事,各种社交活动 尊重需求:学位,职称,受表扬,不愿当众被指责,宽大的办公室 自我实现:决策权,工作的自主权,工作的挑战性 12.2.2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也叫“保健—激励理论”(Motivation—Hyiene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e)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 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类: 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满意不满意观点的对比 传统观点 12.2.3 成就需要论(AcquiredNeeds Theory) 美国管理学家大卫·麦克兰提出三种需要理论: 成就的需要,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 成功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权力的需要,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为他人负责以及拥有高于他人的职权的权威。 X. Y理论 X. Y理论是关于人性的两个假定 X理论, 传统管理方法对人性的假定 Y理论,理想的管理方法对人性的假定 由美国学者McGregor 1960年提出的 X理论要点 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如有可能,人总是尽量逃避劳动 对大多数必须采取指挥,监督,控制甚至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完成组织的任务 一般的人没有什么抱负,宁愿被领导,力求安全. 一般的人在本质上是反对(工作)变化的 Y理论要点 在工作中运用智力和体力与休息时一样自然,人对工作喜爱与否取决于工作对他是否是一种满足. 人们在为达到自己所同意的组织目标时,可以实行自我控制. 人有自我实现和自尊的需求,这种需求诱导人们朝着组织目标迈进. 一般人在适当的鼓励下,不仅能够而且寻求责任. 大多数人都有相当高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人的智慧和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案例] 台湾鞋王蔡长汀:激励出企业内部的活力 “环隆就像是一株兰花,只有不断地分根,才能生出许多新的兰花来。有了这些小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