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医学学院应用教学课件
柑 橘 星 天 牛 2.发生特点 1年发生1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虫道内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4~5月化蛹,5~6月羽化。成虫白天活动,取食叶片。卵散产于树干基部皮层下,产卵处呈“八”形或“⊥”形伤痕。初孵幼虫先在皮层下盘旋蛀食,后深入木质部,虫道外有虫粪和木屑。 3.防治要点 (1)成虫盛发期,在晴天中午人工捕杀成虫。 (2)及时修剪被害枝或砍伐被害严重的老树烧毁。 (3)冬春检查树干基部,发现虫孔,先用铁丝除去虫粪,再用10~20倍的80%敌敌畏药棉塞入虫孔;或用注射针管向虫孔内注射敌敌畏药液,再用泥浆封虫孔。 第三节 葡萄病虫害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分布于我国各葡萄产区,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新梢、幼果等。轻者造成叶片大量脱落,枝条不充实,冬芽不饱满,影响葡萄次年产量和质量,重者导致枝条或整株枯死。 4.防治要点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无病区要防止病害传入,有病的苗、果及接穗严格禁止运往无病区。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从无病区采接穗。(3)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防治潜叶蛾等害虫。 (4)零星发病的地区应彻底清除病枝、病叶和病果,集中烧毁,受害严重的幼树可进行毁株更新。 (5)在病区,当新梢长度为1.5cm时,喷洒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保护新梢,谢花10d后喷药保护幼果。 ●柑橘疮痂病 1.症状识别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面产生油渍状黄褐色圆形小点,以后扩大为圆锥状向叶背突起的木栓化灰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顶部有灰色霉层。被害叶片常枯黄脱落。新梢发病,特征与叶片相似,病梢短小扭曲。幼果受害,则散生或集生瘤状突起病斑,或发育成果形小、皮厚、汁少的畸形果 。 柑橘疮痂病 2.病原 柑橘痂圆胞菌Phacelomafwcettii Jenk.属半知菌亚门、痂圆孢属。 3.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潜伏于病组织里越冬。春季阴湿多雨,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侵入新梢、嫩茎和幼叶。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可进行多次再侵染。阴雨连绵或清晨雾重露多的天气,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病害易流行。 4.防治要点 (1)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和病果集中烧毁。 (4)在春梢抽发前后,用25%施保克乳油,或10%世高水分散剂,或40%福星乳油保护春梢,谢花2/3时喷药,保护幼果。 ●柑橘黄龙病 1.症状识别 以夏梢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在树冠中出现黄梢,病梢上的叶多从叶脉附近、叶片基部及叶缘开始黄化,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以后均匀黄化。叶脉肿胀,无光泽,稍硬,叶片易脱落,枝条枯死。病株开花早而多,呈畸形花。果小,易脱落。 2.病原 Liberobacter属细菌薄壁菌门、韧皮部杆菌属。 柑 橘 黄 龙 病 3.发病特点 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嫁接病芽育成的带病苗木调运。田间传播,主要靠柑橘木虱。一般苗木发病率超过10%以上的新植果园,或田间病株率达20%以上的果园,柑橘木虱的发生数量大,病害将流行,并将在2~3年内毁园。 4.防治要点 (1)实行检疫,禁止病菌和可疑苗木输出和引入。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及时处理病树,减少初侵染源。 (4)及时防治柑橘木虱,减少传病机会。 ●柑橘脚腐病 1.症状识别 发生于根颈部,组织腐烂呈褐色,有酒糟味。在潮湿环境下,病部分泌淡黄色胶质物。干燥时,病部干缩。条件适宜,病斑迅速向纵横扩展,向上蔓延至主干,向下蔓延,引起主根、侧根,甚至须根大量腐烂。横向扩展使根颈环割,导致植株枯死。发病较轻时,叶片失去光泽,病重时,叶片失绿,叶脉变黄,叶形较小,早期落叶,果小,味酸质劣。 3.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或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次春,条件适宜时,土壤中的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从根颈部侵入,引起发病。春、秋季多雨潮湿,发病严重。土质粘重,地下水位高,种植过深,根颈及根部受伤的橘树,以及肥水不足,树势衰弱的结果树,均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 4.防治要点 (1)选用抗病砧木嫁接或接,适当提高接口部位。 (2)苗木宜浅栽,使根颈暴露于地面。 (3)低洼地注意开沟排水。 (4)及时防治天牛和吉丁虫。 (5)春、秋两季应经常检查病株,用刀刮除病斑,然后涂1:1:10倍波尔多浆消毒,或涂50%托布津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