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实用技术之七玉米病虫害的防治.pptVIP

植物保护实用技术之七玉米病虫害的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保护实用技术之七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植物保护实用技术之七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之九 玉米黑粉病发生与防治 玉米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拔节后期至开花期发病较重。玉米植株任何幼嫩组织均可发病,产生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肿瘤。叶和雄花上的肿瘤较小,一般只豆粒大小,果穗、根和茎节上的肿瘤从鸡蛋大到拳头大。肿瘤初期外表包有由寄主表皮组织形成的白色薄膜,后期瘤内充满黑粉,最后膜破裂,黑粉散出。 雌穗可全部或部分籽粒受害。雄穗受害时可产生肿瘤,也可引起变态,出现两性花。 ???? 病菌活动温度为8~38℃,最适湿度26~34℃。病菌在土壤、病残体内越冬,以土壤为主。 ??[防治方法] ????1.早期割除肿瘤??经常进行检查,发现病瘤,及早割除,并用小刀刮平病瘤底盘,涂上稀泥,可消灭病源,照常结实。 ????2.选用抗病品种 ?? 3.治虫??注意防治玉米螟,减少伤口侵染机会。进行田间作业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4.合理施肥??避免单纯施用氮肥,造成植株组织过于幼嫩。适当施用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5.药物防治 ????(1)拌种 ??????①35%菲醌粉剂150克拌种50千克。 ??????②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50千克,防效达78%以上。 ????(2)浸种??0.1%抗菌剂401浸种48小时。 ????(3)喷药??1%波尔多液,在苗期施用有一定控制作用。 玉米病虫害防治之十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火焰包”、“乌米”、“灰包”等,是玉米产区主要的病害之一,尤其春播地区较为严重,高寒山区春玉米易发生丝黑穗病,对产量构成一定威胁,做好防治显得非常重要。 一、发病症状??该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病菌从胚芽或根部侵入。少数受害玉米幼苗表现矮化、叶色浓绿,节间缩短,茎秆下粗上细,心叶扭曲。多数受害玉米抽雄后才表现出典型症状,即被害雄穗全部或部分小花基部膨大,内有黑粉,被害雌穗变粗短,形成一个黑包,内有黑褐色粉末和丝状物。 二、发病规律??该病的病菌是在土壤、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越冬。当玉米种子发芽后越冬病菌开始侵入玉米胚芽或幼根,并逐渐蔓延至雌、雄穗,形成大量黑粉,即冬孢子。其发病规律是抗病性强的杂交种感病较轻,抗病性弱的则重; 夏播轻春播重;晚播轻早播重;轮作轻连作重;平原轻山区重;阳坡轻阴坡重;温度高墒情好出苗快的轻,相反则重。该病菌侵染的适宜温度是 25℃。 三、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并采用能防止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包衣,如目前推广有较好抗性的“博丰109”、“正大12”、“忻黄单66”等高产产杂交良种。2、合理轮作倒茬,山区多与马铃薯间套,应调换种植带型,即在上年种植马铃薯带上种玉米。 3、做好药剂拌种,一般高寒山区若采用当地农家品种,播种前,应选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拌种,杀灭种子带菌。4、适期播种??播前选种、晒种、足墒浅播,以加快发芽出苗,减少病菌入侵机会。5、及时拨除病株??将田间已发生病株要及时拨除,并带出田间管理,不可随意丢弃,对上年玉米残体进行焚烧消灭菌源,减轻发病。 玉米病虫害防治之十一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预防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发生,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植株感病茎节缩短变粗,严重矮化,叶片浓绿对生,宽短硬直,状如君子兰;顶叶簇生,心叶卷曲变小;叶背及叶鞘的叶脉上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突起条斑。苗期感病,不能抽穗结实,往往提早枯死。 10叶前感病,上部茎节缩短,虽能抽穗结实,但雄花轴短缩,穗小畸形,后期感病症状不明显,但千粒重有所下降。?玉米粗缩病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长江流域也时有发生。研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早作好预防工作,减轻病害的发生,非常重要。?   一、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   1、病毒侵染过程。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及其介体灰飞虱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是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高梁、谷子、大麦等作物,以及看麦娘、狗尾巴草、马唐、稗草、画眉等杂草。玉米不是灰飞虱的喜食寄主,在田间没有合适的寄主时,灰飞虱才将玉米做为过渡寄主,寄生繁殖。小麦丛矮病及水稻的矮稻病也是由玉米粗缩病毒侵染所至,小麦丛矮型病株,是玉米粗缩病的主要初期侵染源。??   2、灰飞虱的周年交替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在淮河以北,灰飞虱一般以三、四龄若虫在麦田、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3、4月间羽化为成虫,在越冬寄主上继续繁殖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麦收之时,第一代成虫羽化,形成迁飞高蜂,迁入春稻大田及单季晚稻秧田,并在稻田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