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鲁氏菌病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牛布鲁氏菌病精选

流行特点 一、分布: 职业:凡是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高。 性别:无性别差异,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 年龄:青壮年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季节:一年四季各月均有发病,北方羊群布病流产高峰在2-4月,人间疫情发生在4-5月。 地区:牧区高于农区。 * 流行特点 二、不同疫区流行特点:由于传染源的种类、病原菌的种型、毒力和人群免疫水平不同,表现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 羊种布氏菌疫区:羊种布氏菌1.2.3生物型对人、畜均有较强的侵袭力和致病力,易引起人、畜间布病爆发流行,疫情重,大多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 牛种布氏菌疫区:牛种布氏菌毒力较弱,但侵袭力强,即使是弱毒株,也可使牛发生爆发性流产或不孕,但对人致病较轻,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病程短,后遗症少。 猪种布氏菌疫区:疫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 * 流行特点 三、影响流行的因素: 自然因素: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恶劣、水草不足,病畜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流产,增加传染机会;寒流、酷暑,也影响人的抵抗力,容易发病。 社会因素: 1、国境检疫: 2、落后地区卫生状况不良,存在人畜混居、共用同一水源,剥食病死羔犊肉、喝生奶。 3、集市贸易活跃,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彻底的皮、毛、乳、肉大量上市。 * 布病流行概况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60多个存在人畜布病,已分布于世界各大洲。 我国自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两例布病以来,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于50-60年代在我国人畜中有较重流行,自70年代布病疫情逐年下降,至90年代初人间感染率仅为0.3%,发病率只有0.02/10万。 但自1993年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1996年我国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1991年我国布病暴发点为零,1996年上升为76个,这个现象与世界上部分地区的布病疫情遥相呼应,该状态已引起世界和我国有关部门的关注。 * 流行因素分析 布病致病菌型由牛种菌转为致病力强的羊种菌Ⅰ型。 饲养户购入或引进牛、羊时不重视牛、羊是否健康。 牲畜交易市场管理混乱,造成病畜输入。 发现病牛、羊后处理淘汰不够及时,造成疫情蔓延。 临床医生误诊,不能及时发现布病疫情。 村医缺乏布病防治知识。 * * * 临床症状 关节炎 流产 睾丸炎 ● ● ● ● ● ● * 除人外,本病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居多,因此没有特征症状,虽然流产、关节炎、不孕症等均为可见症状,但与其它因素引起的这类症状无明显不同。有意义的是流产多发生怀孕后期。 潜伏期短者2周,长者半年以上。 1.流产:牛、猪、羊最容易看到的症状是流产,但既无特异性,也非必然性.主要表现神郁、食减、起卧不安,外生殖道及乳房发炎,表现肿胀、潮红、粘膜上有粟粒状结节,并排出淡黄、灰白、灰褐色、粘脓性污浊分泌物,2-3天后产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排出暗红、灰白色粘液,腥臭。 牛多发生在孕后6-8个月,羊多在3-4个月,猪多在1-3个月。 * * 2.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 流产过或慢性感染的动物往往发生胎衣滞留,多见于羊和牛,特别是山羊,而猪很少发生胎衣滞留。因胎衣滞留而易引起子宫内膜炎,牛还可发生子宫蓄脓,很难治愈,即或治愈,也多失去繁殖能力。 3.乳房炎 主要见于牛和羊,轻者仅表现产奶数量及质量下降,严重者表现乳房肿、硬,产奶停止。后者尤甚。 * 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 ↘ ↓ * 1.胎儿 皮下、粘膜下浆膜下胶样浸润,浆膜上有纤维蛋白,胸腔、腹腔也有纤维蛋白, 消化道、膀胱粘膜及其它组织有不同程度出血点,肝、脾、淋巴结肿大并有坏死灶,干尸胎即木乃伊。 2.胎衣 有黄色胶冻样物,被覆纤维蛋白或脓汁。水肿、变厚、出血点。 3.母体子宫 绒毛膜充血、肿大、覆有黄绿色渗出物,腥臭难闻。粘膜发炎、肿胀、覆有脓汁,子宫增厚如皮革状,输卵管水肿。 人的病变特点是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产生增生性炎症。 病理变化 * 图1:布氏杆菌病1 图2:布氏杆菌病2 * 诊断标准 一、人间布病的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一)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接触史: 临床症状和体征,应排除其他疑似病例。 实验检查:病原分离、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 (二)实验检查阳性判定标准 病原分离:检出布鲁氏菌 试管凝集试验:1:100(++)及以上,即100国际单位/毫升及以上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0.03毫升,检查出现可见凝集。 * 诊断标准 二、畜间布病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一)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临床症状:实验检查:病原分离、血清学及其他试验。 A、初筛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平板凝集试验、全乳环状试验(牛)、皮内变态反应(羊),任选一种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