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制副校长辅导报告: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及其预防
法制副校长辅导报告: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及其预防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根据县上的安排,由我担任咱们**三中的法制副校长,并给大家做法制辅导报告。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法律上的问题,我感到十分高兴。咱们**三中办学理念先进、教学成绩优异,多年来,向各类高校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也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立德树人、传道授业的饱学之士,各位同学也都是怀揣梦想、承载希望的未来之星。可以说,咱们**三中教风正、学风浓,是一个施展才华、锻造自我的清净之地、有为之地。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社会文化多元化现象日益突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不规问题、不正风气越来越多,一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不强,受其影响严重,有的甚至迷失了方向,丧失了道德底线,滑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据统计,2016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11件,同比增加2222件,而且犯罪类型越来越多样,犯罪情节也越来越恶劣;我们**县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达111件,被判处刑罚的有180多人,在这些罪犯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想到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就此凋落,一个祖辈几代人的希望就此破灭,的确令人痛心、令人惋惜。所以,我把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问题确定为《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及其预防》,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下面,我结合当前青少年违纪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从两个方面同大家交流,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如何界定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俗话说“小时候偷干粮,长大了偷锅盔”。任何行为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都可以划分不同的阶段,而法律上也对此作了界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违纪行为有两种划分,分别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何谓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列举了11种:一是旷课、逃学;二是未经家长同意,擅自外出夜不归宿;三是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管制刀具;四是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五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六是盗窃财物、故意毁坏财物;七是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八是观看、收听、阅读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书刊等;九是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 ,这些不良行为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严重不良行为也就是违法犯罪行为。大家从挂图中看到的这些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对于未成年人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预防、教育和矫治,防患于未然。未成年人、家长、老师、学校以及全社会都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2、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学校依法可以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人的主要职责是:照顾未成年人的生活,对未成年人进行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对依法属于未成年人的财产进行管理和保护,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制止或者对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等,如果监护人不履行职责,应当承担责任。3、为了从源头上防止未成年人的犯罪和对已临近犯罪边缘的未成年人进行挽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体列举了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并分专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分别作了明确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具体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主要内容包括未成年人实施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为预防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尽到什么责任;有关行政部门、单位在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相关义务等。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未成年人通过履行义务来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另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未成年人通过行使权利来对犯罪的自我防范。1、通过履行义务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通过履行义务的自我防范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未成年人通过履行下列义务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①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均属于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指南、行动准则。其中法律、法规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如果人们不遵守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而社会公共道德则属于人们自觉遵守的准则,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违反者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就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来讲,只有遵守,社会才会有秩序,人们的生产生活才会有保障,人们的行为才不至于受到法律的惩处和社会的谴责。为此,需要人人遵守,未成年人也不例外。②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许别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向别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或者讲自己约束自己;自强是指自己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自尊、自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