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范围知识点B4.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中考范围知识点B4

2014年中考历史阶段复习一—中国古代史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农业方面的发展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图P37)。 2.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战国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都江堰(图P37):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二)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先起来 变法,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好。 2.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3.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对秦国的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和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四)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人物和主要思想 儒家学派: (1)孔子(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①他提出“仁”的学说,他主张“爱人”、为政以德。②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温故而知新”。③记载孔子言论的书《论语》。④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2)孟子(战国):提出“春秋无义战”;用“仁政”治国;主张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道家学派: (1)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①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②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战国),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学派: 墨子(战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正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学派:韩非(战国),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兵家学派: 孙武(春秋晚期),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此书。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二)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即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 2.经济上: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看图)、统一度量衡,消除了经济交流中的障碍;3.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看图),规定小篆为全国规范性文字,后来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多读相关材料)。 4.军事上: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修筑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强化了对北方的统治。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看图),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开发岭南地区,强化对南方的统治。 (三)秦朝疆域(看图)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四)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一方面:他顺应了历史潮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了巩固统一,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广建宫殿陵墓、修筑长城,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还制订了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毁了文化。总之,秦始皇有功也有过,但是功大于过。(了解)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起源于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土生土长的道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青城山传说是道教的发源地)。 3.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了解教义。 (二)司马迁和《史记》(看图和名言)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既是史书的典范,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 (三)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杰出代表秦始皇陵兵马俑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