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月-法制教育-初中版PPT.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制宣传月-法制教育-初中版PPT

法制教育月活动专题讲座;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 预防违法犯罪 ;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大家谈 ;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戴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教学区打球、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聚众斗殴,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一、旷课、夜不归宿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案例:; 因被告人张某在犯罪时系未成年人,且系在校学生。法院依法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的刑罚。;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案例:;案例:;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案例:; 他们连续实施抢劫作案十四起,造成重伤三人、轻伤2人、轻微伤3人,抢劫所得财物2500元。后法院以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至三年不等的刑罚。;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一)偷窃 ;(二)故意损坏财物;六、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行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七、吸烟的危害; 同学们:审视案例,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示:我想应是4句话,12个字:这就是:慎交友、立大志、讲正气、敢维权。 ;(二)立大志。每个青少年都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没有良好的思想,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法制课不是空的假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道理,我们要从中悟出做人的理想价值,不仅学会做学问,学本事,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法制观念淡薄,不知道用道德、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相反地是用暴力或胁迫手段获取不义之财来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生活,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在何处?我认为,勤劳致富,才是正道。上好高中,考上大学,学好本领,参加工作获取报酬,才是正道。相反,坑、蒙、拐、骗、偷、抢等手段弄钱,那就是邪门歪道,轻则受到道德的谴责,重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我们应该立大志,苦学成才,长大报效祖国,用劳动所得改善自己的生活。; (三)讲正气。案例中的嫌疑人原本都是同学,平时的关系很好,但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面前,他们不但不制止,反而相互配合协助,直至共同走上犯罪道路,自毁前途。足见对自己的行为缺少正义和正气、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我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事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要有自己的主见,且不可盲从。 (四)敢维权。每一个青少年都应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学校而言,如果每个同学都充满正义感、充满责任心,敢于与不良的行为、习气作斗争,在发现同学的不良行为时勇于指出、及时纠错,那就能创造一个良好、安宁的学习环境。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郑重宣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