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四第一专题教案
第1课 季氏将伐颛臾
● 教学目标
1. 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无乃与”和?“何(以)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季氏将伐颛臾》教学PPT
●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借助ppt,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观看ppt 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观看ppt ppt简介作者孔子,知识灌输。 ●解题,“季氏将伐颛臾”。关键词语:“将伐”:说明尚未实现,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检查字词预习。 听讲、发言、反馈 讲解,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Ppt检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字词和语句的理解。 ●
导读课文
主导学生活动:
研习第一段。 精读、研习、概括、发言。 第一段中,孔子主要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君臣关系三个方面说出了季氏不该攻伐颛臾的理由: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是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此段详略得当。前两句交代背景、情况,所以写的很简略。后面阐发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颛臾的理由,是主要的,故写得具体、充分。 主导学生活动:
研习第二段。 精读、研习、概括、发言。 第二段是驳论,孔子驳的真切有力。先用古人的名言驳,再用两个生动而确切的比喻驳,都没有正面的直接指责,但喻义却很深刻,把道理和结论都包含在隐寓和比喻之中,既婉转又启人思考。这说明孔子能抓住对方的要害,很善于启发诱导。 主导学生活动:
研习第三段。 精读、研习、概括、发言。 第三段在谴责季氏,教诲学生的同时,着重宣传了自己的文教德化的主张。在孔子的进逼下,冉有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赞同季氏攻伐颛臾的真心,但还要千方百计寻求借口。孔子对此表示了极其厌恶的态度。然后,孔子又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要分配均衡,社会要和谐,社会要安定。即使远人不服,要修炼自己,不断的反省自己。人家受了感化,自然会来。来了之后呢——既来之,则安之。 主导学生思考:
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板书。 精读、思考、标注、发言。 比喻论证。把冉有、季路作为季康子的家臣,比喻成盲人的护理人。将季氏比作虎兕,他去攻打颛臾,就像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那是要伤人的。同时把颛臾比作龟玉,是鲁国国内一个很亲服的小国,如果季氏去攻打它,那就要在鲁国境内毁掉它,那是很可惜很痛心的。把道理和结论都包含在隐寓和比喻之中,既婉转又启人思考。
生动的语言描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季路的三次对话,有理有据,绘声绘色。冉有的推诿、开脱、理屈词穷;孔子的声色俱厉,冷静、稳重,都在三次对话中得以充分体现。 拓展延伸
主导学生活动:
列举你所了解的关于《论语》的名言。 讨论、发言 ppt出示名人名言。
“教学资源”中所列相关内容供教师参考,学生回答内容,或将超出所列范围,教师自行把握。 ● 课堂反馈
主导学生活动:
当堂练习 练习、交流答案 内容附后,要求当堂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答案。 ● 课后测评
布置作业 课外练习 内容附后 ●板书
冉有、季路 孔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