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霸蛮长征路.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夫霸蛮长征路

老夫霸蛮长征路   红军队伍艰难地向前跋涉,狂风暴雨袭来,似要吞没这支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队伍。风雪弥漫中,有4个人的身影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仔细打量,又似乎没什么两样,甚至,腰杆比别人挺得更直,步履更坚定。他们就是58岁的徐特立、51岁的谢觉哉和同样都是49岁的林伯渠、董必武,在红军中,他们被尊称为“四老”。 谢觉哉 林伯渠 ?徐特立 董必武   1934年10月,他们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漫漫征程,凭着超乎常人的顽强意志,挑战生命极限,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万水千山,翻越雪山草地,最后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   大印在怀   1934年,谢觉哉踏上长征路,已经50岁。他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随身带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部”的印章。长征途中,凡经过危险区时,他都把印章挂在脖子上,藏在胸口前,时刻坚定着一个信念:印章就是红色政权的象征。过草地,他把唯一御寒的毯子也扔掉了,却把印章完好地保存着。   遵义会议后,谢觉哉随队继续北上,正在患病的他尽管发着高烧,但只要一声令下,他站起来就走。一双脚软得像踩着棉花,硬是咬着牙不停地赶路。1935年5月,红军强渡大渡河前后, 每天要走七八十里路,有时甚至急行军百余里,夜里行军,他的视力不好,高一脚、低一脚,经常摔倒,可他始终没有掉队。   长征途中,上级给谢觉哉配备了马匹,他不肯骑,总是让给伤员或为同志们驮运行李。过草地时,由于病情的折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脚也肿了,林伯渠为他烧水、洗脚,让他减轻病痛。草地的夜晚,笼罩着阴森的浓雾,寒风刺骨,他和徐特立只能合盖一条毛毯。   行军路上,谢觉哉还把自己的青稞麦分给别的同志。他说,多一个人走完征途,就能为革命增添一份力量。过草地时,谢老也断粮了,徐老又把自己省下的干粮给了谢老,两人互相勉励搀扶走出了茫茫草地。   多年以后,谢老讲起长征的艰苦生活时,总是说:“看样子是苦,但心里充满希望,坚持走出草地,就是最大的快乐。甘与苦都是比较而言,快乐常常不在艰苦之后,而在艰苦之中。”   夜行马灯   中央红军长征时,喜欢画画的黄镇走一路,画一路。画着画着,不知哪一天,一个人映入了眼帘:他戴着深度近视眼镜,颧骨高高隆起,长长的胡须垂到胸前。左手提一盏马灯,右手拄着拐棍,英姿勃发地走在长征队伍里。   这幅取名《夜行军中的老英雄》的画像,收入在《西行漫画》的首篇,画中人就是林伯渠。   1934年10月10日,林伯渠参加长征,任总没收委员会主任,负责为中国工农红军筹集军饷,后又担任红军总供给部部长。长征出发时,红军指战员每人携带15斤粮食,只够食用两个星期。漫漫征程,部队供给越来越困难。林伯渠每到一地,就焦急地筹集和分配粮款。   有一次,他和战士们去筹粮,当地老百姓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宣传,把粮食藏起来,人都跑光了。走了好几个村庄,才在一户人家草席下的炕洞里,发现了200斤玉米。战士们正要往口袋里装,却被林伯渠拦住了,非要弄清物主是谁。经过调查分析,认定物主是一户中农,大家把信和钱压在炕边,才将粮食背走。   长征路上,无论是在崎岖山路,还是茫茫草地,林伯渠都带着他的5件宝:棍子、草鞋、粮袋、马灯和军包,与红军指战员一起行军。给他配的一匹马,他却很少骑,经常用来驮辎重或供伤病员使用。   夜晚,林伯渠一手提着小马灯,一手拄着拐棍,又开始忙前忙后。红军女战士李坚真后来回忆说:他的小马灯从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向大家。每次遇到河流沼泽,他几乎都要用那根棍子,走在前面探路,引导大家安全通过。   书“骑”小马   长征出发时,徐特立已经57岁,是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兵。贵州山道难走,何长工特意给徐老换了一匹小马,这马身子矮,可结实耐走。人骑在马背上,任它在山道上蹒跚,也不会掉队。哪知徐老不骑马,却把从瑞金带出的和沿途搜集的100多本书驮在马背上。书“骑”牲口人步行,人总是走不快。何长工觉得书是个大包袱,就对徐老说:“烧是烧定了,今天烧了,将来打下大城市我再来赔你!”   “靠不住,小老九,你被打死了怎么办?我找谁要书去?你可以批评我,但不能烧书!”   何长工从马背上抢下一摞书,挽起袖子说:“同志们听着,我今天要烧徐老的书了,省得他掉队,你们的书也要烧。警卫员,拿洋火来!”徐老急了,跳了起来。他嗜书如命,眼看真要烧书,一下动了感情,几滴眼泪淌了出来。见徐老抱住书籍不松手,何长工“扑哧”乐了,说:“一本都不烧!叫警卫连的每一个战士给你背两本,不比你一个人驮着保险?”   徐老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把书解开,何长工两本两本地分发给警卫战士保管。打那以后,徐老再也不掉队了。到达陕北,何长工把书集中起来,又一本不少地交还了徐特立。   胡子队长   1934年10月10日,红军即将踏上征程,被留在苏区打游击的陈碧英,含泪送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