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如何读懂诗歌PPT
* ----如何读懂古诗词 孝义二中 吴锦秀 中国古典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诗歌鉴赏应以理解为基础,注重积累和感悟。架空分析,技巧归纳,无异于缘木求鱼,乃舍本逐木之法, 近年高考,在匡正错误做法上,有很好的导向。 2013新课标1卷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013(全国大纲版)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2014(广东卷)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常见有“ 请简要分析”的提法。 第一步:看标题,定题材知大概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 ①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②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作品的感情基调; ④诗歌的主要内容; ⑤诗歌的题材。 诗歌题目 表明诗歌体裁 表明写作对象、手法 表明写作内容 表明地点类别 表明情感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悯农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兵车行 (杜甫) 咏柳 (贺知章)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旅夜抒怀 表明时间、背景 练一练 第二步:看注释,挖掘暗示信息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 注释的内容有: ①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感情; ②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 ③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 ④注解典故;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 的注解。 *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刘禹锡,22岁中进士后就在朝廷做官,不久,年轻气盛的他就和柳宗元等人一起因王叔文改革集团的失败为被贬到南方。政治上虽遭遇挫折,但他并未屈服,这首诗就写在他被贬途中。 浪漫的奇思,宽阔的胸襟。 真题再现(2012年新课标1卷)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8~9题。(11分)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请讨论该词表达的对远人的思念中的“远人”指什么人?(或者问:请问该词表达的是什么人对什么人的思念?) 讨论小结: 一、家人对远行亲人的思念。 二、远行游子对亲人的思念。 三、朋友对远行友人的思念。 四、男子对远行女子的思念。 五、女子对远行男子的思念。 梳理意象: 红叶、黄花、飞云、归鸿、红笺。 (二)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 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 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 情感。 意象与情感 月亮 思乡 、思亲;幽静、美好 杨柳 离别、留恋、春天的美好; 菊花 高洁、隐逸 梧桐 凄凉悲伤 浮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鹃 凄凉、哀伤 鹧鸪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蝉 悲凉 鸿雁 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 真题再现(2013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案]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夜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抓诗眼,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三)抓诗眼 (四)辨关系 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 理关系 :托物言志 因事说理 借景抒情 递进 条件 假设 目的 分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2.3.21PPT.ppt
-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ppPPT.ppt
- 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脏常规起搏治疗指南徐伟PPT.ppt
- 2010年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诗歌的感情》ppt课件PPT.ppt
- 2010届高中语文高考总复习精品课件: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课标人教版PPT.ppt
- 2010年中考复习《诗歌鉴赏》课件PPT.ppt
- 2010年中考数学专题探究复习8PPT.ppt
-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讲课稿PPT.ppt
- 2010年五粮液HONGJIU品鉴会策划方案PPT.ppt
- 2010年中考语文课外阅读复习PPT.ppt
- 2015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PPT.ppt
- 2015高考地理热点试题(一带一路)PPT.ppt
- 2016-1月 急救药物基本知识PPT.ppt
- 2015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PPT.ppt
- 2016-2017人教版必修三课件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共17张ppt)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三课件:4.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6张)PPT.ppt
- 2015高职《长恨歌》白居易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14课虞美人 课件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1课《长恨歌》 课件(共70张PPT)PPT.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课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