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 孔子PPT

孔 子;儒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荀子: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荀子·儒效》) 司马谈:夫儒者以六艺为法。(《论六家之要指》) 班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汉书·艺文志》)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等著作中把儒分为三类:一类是广义的儒,即“达名”之儒,指术士而言;一类是狭义的儒,即“私名”之儒,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而言;介乎这两回者之间的是“类名”之儒,也就是从事礼乐教化的儒。;1.孔子生平简介;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孔子远祖是宋国贵族,宋是殷王室后裔。 微子启卒,弟微仲继位,微仲即孔子远祖(一代) 微仲卒,子宋公稽立(二代) 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三代) 丁公申卒,子湣公共立(四代) 湣公共卒,弟炀公熙立。湣公长子弗父何(五代),次子鲋祀。炀公即位,鲋祀不服,弑炀公,欲其兄弗父何为君,弗父何不受,鲋祀自立,是为厉公。弗父何仍为卿。弗父何为孔子十世祖。 ;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23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早年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中年时,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 鲁定公9年(前501年),孔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不久迁升为小司空,次年升为大司寇,颇有政绩。 后因政治主张不得推行而弃职离鲁,周游列国14年,先后历经卫、陈、曹、宋、郑、察等国,鲁哀公11年(前484年),68岁时回到鲁国。 回鲁后,致力教育事业,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一书中。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后人为论语作注释的很多,主要有: 三国时期何晏《论语集解》 南朝皇侃《论语义疏》 北宋邢昺《论语注疏》 南宋朱熹《论语章句集注》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程树德《论语集释》 杨伯峻《论语译注》等;2.礼论 何谓“礼”? 礼一字在论语中出现76次 《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2-1 孔子思想的出发点:恢复周代的礼仪法度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2-2 如何恢复周礼? 孔子认为应当从仁字入手。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仁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形式。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3.仁论 何谓“仁”? 仁一字在论语出现109次。 《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二。 段玉裁: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人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偶,偶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3-1 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3-2 仁与忠、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3-3 仁与知、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颜渊)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3-4 仁与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孟武伯问孝,子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