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文学创作的一种可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兼容并蓄-文学创作的一种可能

兼容并蓄:文学创作的一种可能   2016年12月9―11日,罗长江“大地”长篇系列作品研讨会在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举办。此次会议由湖南省文联、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南日报湘江周刊、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主办,张家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由张家界市文联、民盟张家界市委、张家界日报、湘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湘西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来自省内外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罗长江作品的内容、跨文体写作实践和艺术特色进行全面研讨,认为罗长江“大地”长篇系列具有三个突出的特征:鲜明的艺术特色,成功地进行了跨文体写作的实践,全面展现了神秘的湘西世界。   一、鲜明的艺术特色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罗长江的“大地”长篇系列充满哲学与史学、灵感与理性的宁静邃远之美,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开幕式上发言的四位嘉宾对此均有论述。比如,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夏义生认为,罗长江默默地在大地上行走,把作品写在大地上,他的作品把民族、地域和现实结合得十分紧密,有深度、高度、厚度,做到了习总书记希望的“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上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院长简德彬指出,罗长江以多文体的融合策略,以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的跨界写作,以豪迈飘逸的大地意象的建构,为我们这个肉身沉重、灵魂轻飘的时代创作了诗意,守住了价值,昭示了崇高。民盟湖南省委副巡视员邹卫认为,罗长江的作品沟通古今,汇聚美丽与沧桑,体现了大情怀、大浪漫、大悲悯,处处充裕着湘西的灵性与精魂,诠释着乡土风情、风韵。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余三定认为,罗长江的作品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气;既有艺术性又有哲理意味;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有浪漫情怀,很值得我们去阅读、思考和研讨。   在研讨会阶段,与会学者重点就罗长江作品的思想性、想象性和审美性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龚旭东重点谈了思想性,认为作品体现了人的最深切、最深入、最深沉的精神运动,所选择的创作对象既包括自然也包括江山,家园还包括我们的国土,具有大情怀。此外还有中国文联的胡艳玲博士、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余艳、吉首大学覃新菊教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张惠副教授也对作品的思想性进行了分析,大家认为:罗长江的作品既扎根湘西、表现湘西又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二十四节气、比如五行、比如音书画,表达了文化自信;作品题材选择具有宏大性,用史诗性的表达传递了正能量,作品接地气,有正气,有底气。   湖南??范大学赖力行教授重点谈了叙事的美感,认为罗长江的叙事是极具画面美感的叙事,是打破时空距离的美体叙事。吉首大学吴晓副教授也认为,正是这种打破时空的审美化才能使得文本叙述的空间具有了超越区域、时代、民族审美对象的可能。河北大学刘起林教授认为作品采用散点叙事的方式具备了天人合一的审美韵味。江苏南通大学王志清教授重点谈了语言的美感,认为罗长江的语言具有明丽而深郁的质感,声情与辞情之兼作,诗性灵光与激情澎湃相交织,形成其语言特有的诗美生机。吉首大学佘佐辰教授认为,作品用极具湘西的灵性与精魂表现“抗日”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具备了崇高的审美意味,净化了人的灵魂。   湘潭大学吴广平教授重点谈了想象性,认为作品写得苍茫、博大、辽远、深刻,叙述的是英雄,彰显的是崇高。《大地苍黄》是屈原《国殇》的现代扩充,运用再现想象、移情想象、联想想象、理想想象、虚创想象让作品显得瑰丽、奇特,有宇宙气象。吉首大学刘泰然副教授认为罗长江大胆地发挥想象,用文化来重新处理民族、国家话题,通过这样的互文关系,把所有人、事,包括整个政治的、民族的构架都依托在大地这样一个终极的背景,表达了一种更深的人文关怀。   诚如邹岳汉评价的那样:“罗长江的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性,同时又包含生动的细节;每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片断,却又自然组合成一件精美的珠饰;故事具有传奇性,却引导出历史对现实的观照;题材具有地域性,同时又呈现一个民族的悲欢与命运。”罗长江因为有雄厚的生活积累,又有艺术上锲而不舍的精心打磨,最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二、成功的跨文体写作实践   罗长江的跨文体写作实践是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另一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学是从文体革命发端的,新时期的诗歌变革,是从政治抒情诗走向“朦胧诗”开始的。而如今沉滞、绮靡而茂密、繁荣的中国散文诗林,亟需吹进一股清新的风。与会学者认为,罗长江对于长篇叙事散文诗的文体探究是卓有成效的,其意义不止于对作者所运用的独特诗体的完善,还在于对散文诗一代诗风雄起的期盼。   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秦兆基,湖南师范大学赖力行教授、杨合林教授,湘潭大学季水河教授重点从理论层面对跨文体写作进行了阐释。他们认为,文体实验一直在路上,因为文体的多变是源于文学描述对象的多姿多彩和众多作家主体体验的千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