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控股2012年预算指标要点如下-国际船舶网.DOCVIP

金海控股2012年预算指标要点如下-国际船舶网.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海控股2012年预算指标要点如下-国际船舶网

2012年造船市场环境分析 船舶制造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船舶订单持续下滑 1.2011年三大造船指标 截至2011年11月份,全球造船新接订单量59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12%;手持订单量3747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1.30%,我国大型船企国外订单情况不佳。 2.2012年订单情况预估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分析:2012年,世界船舶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严峻。2012年世界新船订造量为7000万~8000万载重吨(2011年全年为6295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约1.5亿载重吨。船舶供需失衡的状况将更加严重,甚至可能恶化。 预计201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会小幅下降,新接订单量不会有明显起色,手持订单将持续减少;同时,交付的船舶中高价船比例大幅下降,我国船舶工业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汇丰银行分析:2012年全球新接订单预估为2440万修正载总吨,较2011年下滑13%。尽管海工装备和液化天然气船的需求强劲,但是不足以扭转行业整体下行的趋势,更难达到2006~2008年期间的新接订单高位。 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汇丰银行 (二)航运市场低位运行 2012年1月份必威体育精装版数据显示,三大船型(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运价涨跌互现。其中散货船运价同比下降12.3%(环比降20.2%);油船运价同比上升49.7%(环比上升2.6%,上升到18000美元/天以上);集装箱船运价同比下降56.3%(环比基本持平,未改持续下跌态势新造船价格方面,几大主力船型船价依然在低位,显示造船市场持续不景气,对于造船企业来说,未来经营压力依然很大。2012 年1 月13 日,全球干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在手订单与现有运力的比例分别为38.5%、16.5%和27.1%。业内人士指出,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存在着明显的订单过剩,未来几年内,在过剩订单未完全消化前,运价与其将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运价维持低位,将直接影响新造船订单以及价格,从而对造船业的未来盈利造成伤害。 数据来源:克拉克森,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另一方面,随着资源品价格攀升,世界海上资源的开发日益成为热点,海工装备未来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陆地油气资源探明率70%以上,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率仅30%左右。据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统计,2009 年海洋石油产量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33%,预计到2020 年这一比例升至35%。寻求资源独立和开发技术水平的逐年提升,使油气资源开发从陆地转向海洋、浅海转向深海成必然趋势,海工装备前景一片光明。 (五)行业结构面临整合 2011年,一批实力强的企业抓住国际船市变化有利于行业调整的时机,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兼并重组,增强企业实力。其中,江南造船和长兴重工顺利整合、扬子江船业全资收购江苏中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鑫福船厂40%的股权、浙江欧华全资收购德兴船舶公司、中航技收购山东威海船厂70%的股权、熔盛重工收购安徽全柴集团、中国南车与广西玉柴强强“联姻”成立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造船企业还通过收购海外品牌企业、设计公司等提高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潍柴集团收购欧洲最大的豪华游艇制造企业法拉帝;扬子江船业收购并控股新加坡船舶及海工设计公司CSMT,中交股份收购海工设计公司FG,韩通重工收购德国设计公司,惠生重工收购休敦顿海工设计公司等。 为应对船市危机,并购重组、转产、淘汰成为2011年造船业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批不适应船舶市场发展的船舶企业已开始逐渐退出船舶市场,产业将进入持续调整周期,行业整合机遇增多。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环境复苏缓慢 2012年,全球核心主体经济政治格局调整,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贸易进一步放缓,处于经济危机边缘,而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经济发展减速已成定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份预测, 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4%,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201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增速基本与上年持平;2011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7.5%,比2010年放缓5.3个百分点。2012年将继续回落至5.8%。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使得船东的贷款难度加大,支付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使得市场需求匮乏而产能过剩,造船业处于买方市场,行业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进一步下滑,形成“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的局面。 (二)国家“十二五”规划助力船舶工业腾飞 处于高位的油价和对未来更高油价的期望会促进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投资,进一步推动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目前;而十二五伊始,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船舶工业尤其是海工装备的发展,颁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规划》、《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等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