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体育论文:合理运用辅助器材提高蛙泳初学者的学习效率
合理运用辅助器材提高蛙泳初学者的学习效率
摘 要:初学蛙泳者在水中练习的各个阶段,通过一些合理辅助器材能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蛙泳基本技术,明显提高学生的技能,缩短学习的时间。其原因主要源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生触水次数增加,对技能形成的加速。实践证明,“合理运用辅助器材”对受季节影响、教学时间少、技术较复杂的蛙泳项目来说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辅助器材 初学蛙泳者 学习效率
游泳教学受季节气候或场馆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持续性教学,游泳课大多只能在暑假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恰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计划学时内尽快、顺利地掌握游泳技术、技能。本文通过对游泳技术特点及规律的研究,对常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重点是在每次课中运用相应辅助器材进行教学。通过实验对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校05级,06级初中毕业班学生,都无游泳基础。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对比法
以05年级4个班120名男生作为对照组;06年级4个班120名男生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每次课都采用相应辅助器材。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
1.2.2文献综述法
查阅大量关于游泳教学相关文章,发现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触水次数都对游泳教学有非常大的影响。
2 研究结果分析
2.1实验过程
2.1.1练习呼吸与熟悉水性
熟悉水性练习是游泳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常规游泳教学中首先要进行陆上呼吸练习,其次是熟悉水性教学的水中呼吸练习,学生在水中比较拘束,大多数学生怕水,躲在角落。实验组学生是在水中直接体会,通过同学之间手拉手或拉泳道线,手握打水板等相应的器材来练习,上课时看到的是学生的笑声,大都数学生能尝试独立完成熟悉水性练习,一脸轻松。
2.1.2蛙泳腿教学
腿部动作的掌握是蛙泳教学的重点,常规蛙泳教学是让学生坐在地上做收、翻、蹬夹停练习,这样会形成收腿过大的错误动作,另外由于坐着学生能看到自己翻脚有否?但一到水中无法看到自己腿的动作时就很难完成,错误动作就多起来了。实验组同学在陆上通过俯卧跳箱盖做收、翻、蹬夹停练习,让练习者通过本体感觉来体会动作,让观察者通过视觉来感受,教师边讲解,边帮助练习者让他们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入水后通过手握打水板做几次蛙泳腿练习不对时及时纠正。初学者因为心理紧张,动作不协调导至大腿下沉,这时我们实验组就采用腰系浮标加大浮力来阻止大腿下沉,这样就能让快学生很快建立正确的蛙泳腿动作技术。
2.1.3蛙泳配合动作教学阶段
常规蛙泳完整配合动作教学只强调陆上模仿动作练习,实验组则强调水中腰系浮标练习,可以腿不动手臂和呼吸配合,也可以手握打水板腿和呼吸配合,常规教学就没有浮标,所以在蛙泳配合动作教学阶段,学生独立练习就很困难,必须要老师帮助下才能完成,学生有效的练习密度较低。而实验组学生因为有了腰系浮标,可以慢慢做动作,让大脑有个修正的过程,动作不断完善最后到自动化程度,有效的练习密度可以提高三分之二。
2.1.4蛙泳动作自动化教学阶段
对照组学生练习内容:规定600M左右运动量,练习时游多少算多少,中间可以停,然后接着完成,这样平时游的强度小,动作是熟练了,但相对游的距离就短。而实验组学生在安排练习内容:手扶打水板50M*10次蛙泳腿练习; 50M*6次腿夹打水板蛙泳手的练习;腰系浮标完整练习50M*10次;100M*3;由于平时强度大,练习时触水频率比较高,所以动作一旦自动化游的距离就长了,由于腿和手轮换运动,肌肉不会很快产生疲劳,学生兴趣较高,而对照组相对单调。
2.2实验结果
经过30学时的教学实验,实验组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评成绩对照组
内容组别 N X 实验组 120 9.28 (动作技评) 对照组 120 8.30 (动作技评)
实验组学生的达标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达标成绩比较(100M蛙泳中间不能停)
学时 对照组 实验组 16学时 12 18 18学时 23 42 20学时 31 57 24学时 45 83 26学时 66 97 28学时 80 102 30学时 98 115
3 分析与讨论
3.1有利于尽快消除怕水心理熟悉水性
人在行走时有支撑,很踏实,而人在水中运动,身体悬浮、失重,无固定支撑和呼吸的不随意性等特点导致初学游泳者心理,生理上产生不适应,给游泳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通过一系列的辅助器材,使学生能体会到支撑的感觉,心里就不慌乱,能较会轻松地完成熟悉水性的过程。
3.2 在蛙泳腿部动作教学中有利于形成正确动作
蛙泳腿部动作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蛙泳的前进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