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稀画家赵友萍 胸中气象胜须眉 赵友萍是一位著名的美术教育家,油画艺术家。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她认真负责地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骨干,遍及海内外,成为一支美术事业中的积极力量。他们当中,有的名闻遐迩,誉满天下;有的秉承教鞭,默默耕耘。可谓桃李满园,硕果累累!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赵友萍先生,之所以称她为先生,是有感于她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她那“孜孜不倦,诲人不厌”,热衷于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与此同时,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教与学,学与教的不断积累中,以中国文化为内涵,以真善美为主题。在探索中突破,在飞跃中学习,奏响了一曲高过一曲的美丽乐章,形成了今天她独特的艺术语言,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 赵友萍先生于1932年生于北京,但她的祖籍则远在黑龙江省的依兰县。1949年她考入了北平国立艺专(1950年改制为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在校期间她先后师从徐悲鸿,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名师。大师们的悉心教诲和指导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她日后的艺术创作和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5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及入研究生班学习,两年后毕业。突出的业务表现使她被留校任教,自此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她先后在中央美院附中和美院国画系,油画系任教长达近四十年。 第一次看到赵友萍先生的画,有一批泼彩油画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画面的动感和色彩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细细品味之下,在画面浑穆的气象当中,蕴含着作者的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国画的幽深意境。既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的包罗万象,又有“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的自然情景。飞瀑流云,烟霞袅袅。在不大的画面中,展现着遥无边际的广阔天地、画家的宽博情怀和创作过程的无比激情,体现了画家那万般气象了然于胸,勃勃然而呼之即出的艺术表现力。其画的偶然性来源于画家艺术修为的必然,其艺术内涵和不可再创成就了其艺术价值,也给不同观赏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更留下不同的暇思与启示。 我们通常论画,会从不同角度去品评它的艺术价值,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艺术品是用来欣赏的。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升华,灵魂的洗涤;得到一种愉悦,一种激情;也得到一分安宁和启迪。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间接品味着作者的气度、心胸与学识。而作者的气度,心胸与学识来源于本人的生活感悟和艺术修养。 1960年,赵友萍先生曾参加赴西藏慰问团,慰问解放军、藏汉干部和西藏人民,并参加了西藏的民主改革工作。她的这次西藏之行,目睹了布达拉宫在皑皑白雪和湛蓝的天空映衬下的宏伟壮丽;目睹了拉萨街头那灿烂而神秘的服饰,包裹着一张张墨红的脸庞。浓郁沉稳,丰富而强烈的色彩,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在深刻了解了藏族人民经受的令人震惊的苦难和获得解放的喜悦后,她创作了《百万农奴站起来》,《妇女代表》,《农会主席》、《民歌手乌杰卓玛》等一批具有深刻意义的反映西藏生活的作品。可惜大部分作品毁于“文革”那场浩劫之中。西藏之行在她的艺术实践中,印证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坚定了她的艺术信念和前进步伐。 正值赵友萍先生在教学与艺术创作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文革开始了,她和先生李天祥遭到惨痛迫害,家被抄7次,砸坏了一切可砸之物。他们辛苦积累的作品损失贻尽。但这并没有阻挡赵友萍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文革之后她又很快投入到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她和先生李天祥,通过实地考察,成功地创作了《路漫漫》组画,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3年,受文化部和美术学院委派,赵友萍先生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研习和考察西方的油画艺术,期间她遍访了法,德、意、美、前苏联等10国的著名博物馆。这是她的首次西方之行,无疑让她大开眼界并获益匪浅。归国后她除了继续担任教学外,并开始筹划重建油画系第二画室,建成后她担任了画室的负责人直至退休。这期间她总结了人类统一的共同的审美理想,宏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并进一步以自己的民族文化理想,创作出一批追求“意”的具体性,“境”的写意性与西方写生色彩中色调的表现力相统一,以近似于中国画的泼墨技法,创作出一批如《十月》,《湖》,《雪岭》,《云潆飞瀑》等气象恢弘的,具有独立的,民族的艺术语言的油画作品,从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新的视角,新的审美享受,更感受到一个艺术家对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力求传承的努力。 1993年赵友萍受邀赴新西兰讲学,新西兰有如田园般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了她,讲学之余她常背着画箱深入新西兰各处写生,期间她还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向新西兰观众展示了一位中国女画家的风采。 1994年归国后,她立即与先生李天祥等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筹建徐悲鸿艺术学院的工作中。历经5年的努力,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下,1999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终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