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玩市场诡计四十招(十) 三十九、卖场陷阱 骗术特征:密室操纵阴招,卖场联手设套。杀伤力★★★★★ 卖场杀于的骗人手法是善良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其阴招下要有三;一为独角大戏,这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拍卖公司经常玩弄的把戏。拍前,他们不遗余力地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将这次拍卖渲染成史无前例的大动作,什么超级国宅,什么稀世大珍,在这里统统可以见到;二为单口相声,主要由拍卖师进行激情表演。卖场上,衣冠楚楚的拍卖师以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赝品点石成金,并用种种诙谐的、华丽的、暗示的、蛊惑的语言来诱惑买主上钩;三为群口央板,买卖双方心照不宣地将赝品通过暗箱操作方式常而皇之地拍出,在造假、售假、假拍过程中,合伙者在共同的目标中配合得天衣无缝。由于拍卖机构不对拍品真伪承担任何责任,所以,即使阴谋败露也不必惊慌失措,事后,涛声依旧。广大收藏爱好者对这一现象同仇敌忾,但也无可奈何。 案例:赝品拍卖引发一场持续4年的官司 1995年10月28日,浙江中澳公司在杭州秋季书画拍卖会上竞得10幅书丽作品,其中张大千的一幅《仿石溪山水图》价格为105万元。同年11月,中澳公司派员到北京请文物专家鉴定这幅作品,鉴定结果为不折不扣的临摹本。同年12月,拍卖公司又派员前往上海请书画鉴定家鉴定此画,85岁高龄的老专家出示书面意见,坚持认为此画是真迹无疑。于是,就此画真伪问题,引发出一场历时4年的官司。直至1999年,国家文物局受有关方面委托,再次组织10多位书画鉴定专家对此画进行鉴定,最终认定为赝品。2000年初,在最高人民法院的调解下,被告方退还原告中澳公司画款105万元,和息14万元。至此,一桩日厂日持久的公案画上了句号。 四十、偷天换日 骗术特征:故弄玄虚预展,陈仓暗度敛财。杀伤力★★★★★ 这是利用“先展后卖”的方式骗人。他们抱着孤注一掷的赌博心理,先精心布置一个赝品充斥的拍卖品预展,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展品都有着糊弄人的桂冠:或为艺术大家的作品,或为市场走俏的文玩,或为价值连城的国宝。蒙混过关后,便理直气壮地大赚黑心钱。 案例:傅抱石作品展览闹剧 1999年12月10日,一个名为“金刚神韵――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作品特展”的画展在上海展出。会前,当地媒体满怀激情地盛赞这个展览,报道展览中的70多幅作品“几乎全是巨幅或大幅之作。甚至有4米高的四条屏《四季山水》,有9米长的横幅《江山胜览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傅抱石的夫人和儿子闻讯前来观赏,却愕然地发现这些东西“全系伪作”。“即以展场中的《丽人行》为例,父亲‘生只画过‘张《丽人行》,但自从该画在拍卖中创下1078万元天价后,所谓第二张、第三张《丽人行》的伪作接连出现,这次在上海展出的是第四张。”傅二石这样说。 这场企图混淆视听的闹剧最终以鸡飞蛋打的悲剧收场。幸亏傅抱石亲属揭示真相,倘若这些作品堂而皇之地进入艺术品流通领域,后患无穷。 四十一、文化“创新” 骗术特征:臆造文化发现,兜售高仿赝品。杀伤力★★★★★ 最近几年,古玩市场上赝品名目越来越多,骗子们的手法也越来越高明。其中最有创意的是号称发现了一个个特征突出的所谓新“文化”,其“文化”的历史与艺术内涵完全可以与“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并驾齐驱。 这样的骗局背后有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通力合作,总策划是最关键的人物,负责凭空捏造一个新“文化”遗址,而且必须让这个假文化的属性与某些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承前启后的联系;其次,要有总体的艺术设计9币,臆造出与“文化”内涵相匹配的物质载体,即文物赝品,这些赝品必须于奇特的造型中见时代精神,于精上细作中见真品特征;接下来就是组建一个训练有素的骗子队伍,万事俱备,阴谋便进入实施阶段。为了让人们相信新“文化”的真实性,他们利用写手杜撰谬论在互联网等载体上大放厥词,与此同时,分期分批地将那些假“文化”的代表性文物发到网上,企图在有限的范围内造成既定事实。舆论平台搭建好之后,骗局就在黄河上下、火江南北开演了,一个新的“文化”随之横空出世,手笔之火,远非那些打马虎眼等骗人伎俩可比。 此骗局的杀伤力非同一般,它会让很多人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同时上当。 案例:令人啼笑皆非的“苍山文化” 2004年秋,潍坊古玩市场的地摊上出现了一个卖古玉的外地人。起初,这人的东西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后来一位专门玩古玉的高手偶然发现了这些“宝贝”,随之,大约几十件玉环之类的“出土”玉器瞬间被几人瓜分。卖古玉的外地人说,这些东西是在山东附近的一个地方发现的,那里的老百姓手中还有很多。于是,这个卖古玉的外地人又从“乡下”搞来了第二批货,还没等摆上地摊,就被当地的一个古玩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