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造假揭秘.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书造假揭秘   古书也存在着一定的伪品,只不过伪古书要比假古董少得多,因为伪造古书要比伪造其他古董,如字画、瓷器、玉器、杂件等难度大得多。伪造古书,大多是在真书上动动手脚,即以普通版本冒充珍善本,以残充垒,伪造名家题跋、印章等,故在辨伪上也相对容易些。   有一种伪古书,是古人伪造的纯粹的伪书,其多系文人所为,目的或是为了宣扬某种观点和理论,或是为了寄托某种思想和幽情,或是为了发泄私愤和攻击异己,总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便以托名、借名甚至造名等方式而造出种种伪书来。如三国的王肃为了攻击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而编造《孔氏家语》(图1)一书。又如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曾采纳秘书监牛弘的建议,派员到各地搜访遗籍,明文规定:“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既定,本即归主。”(《隋书?经籍志》)载,刘炫为了得到如此的赏赐,“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隋书-刘炫传》)。王肃造伪书是出于派别之争,是今文学家伪造理论依据来打击古文学派。但这些伪造的均是内容而非伪造版本,所以这两种方法伪造出的古书,就有如今日瓷器收藏者仍视为珍品的清三代官窑仿制的元明青花名瓷一样,对于藏书家而言仍有收藏价值,是值得追求的版本,并不会因其书伪而弃之。      而藏书界所称的伪书,是指历代书商私家为了个人私利,采取各种手段而对古籍版本进行的加工作伪,他们以残充全,以假冒真,欺诈藏家,以获取暴利。因古籍版本除了供阅览研究的功用外,还像古董一样具有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就使得它的经济价值要远高于一般书籍。另外,历代经天灾人祸流传下来的古籍本就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少,这使得零散留存民间的古籍版本越来越珍贵,其价值也越来越高,一些孤本善本、珍本秘籍甚至是无价之宝。古书的文物价值因之越发受到藏书界的看重,同时也为造假者觊觎。   虽然作伪给鉴别版本制造了许多困难,但作伪者在对原书进行改造加工的过程中,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倘若我们了解一些作伪常识,就能看出破绽。以下是常见的古籍版本作伪方法。      1 以残书充全书      古书收藏像集邮一样讲求全套,假如l套书10册,市价l万元,若丢失1册而仅存9册,那么这种残套书的价格不会超过i000元;若此套书仅剩二三本,则每本书的价格不会超过百元,甚至十块八块即可买一本,所以说古书贵全。而残书与全书的价格有天壤之别,故过去的书商经常以极低价格收到残书,然后用各种手段将此残书做成全书的样子,以售得高价(图2)。   例如无锡市图书馆藏有一部《人物概要》,全书应为15卷,明陈禹谟辑,明刻本,实际只存12卷。为了以残充全,造伪者首先挖改目录,造成12卷即全的假象;而后再挖改著者,把陈禹谟挖改为“无锡秦禾原著”。又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明黄训集、嘉靖年间新安汪云程刻本《皇明名臣经济录》,仅存第8至17卷共10卷,该馆另藏有该书残本,将二本对勘,发现为同一版本,但相同卷数中的文字内容却截然不同,众皆疑惑不解。后与馆藏该书53卷晒印本逐卷对勘,终于发现残存所谓8至17卷原来分别为原书第25、27、29、30、34、35、44至47卷,全部挖改卷端,将原零散各卷分别挖改为连续的第8至17卷,并将版心和卷末所标卷数也悉数挖去,以原纸贴补,重印卷数。仅从外表观去,完全看不出丝毫破绽,只是后来从背面透过阳光,才发现其挖改贴补的痕迹。但由于这种伪造方法是挖改原书题名、作者,乃至于年款、目次等,故补印上去的字,与原书字体在风格、神韵、形体、大小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甚至这种挖补之后再印上去的字,经年累月,浆糊失粘,还会发生部分脱落而歪斜的现象。这时如果将书叶从天头或地脚腾开,观察书叶背面,挖补造伪的痕迹还是能够看得出来。         2 染纸作伪      大体上说,古代印书的用纸,宋代南方刻书多用皮纸,北方刻书多用麻纸。元代印书已是多用竹纸,皮纸次之。明代刻书用纸有所谓白绵纸、黄绵纸、竹纸等。清代写书印书的用纸品类极多,有开化纸、太史连纸、连史纸、毛边纸、毛太纸、玉扣纸等等。正因为纸张具有时代特色,书贾也常在纸张上做手脚,以假乱真。清末民初的书贾,常影刻、翻刻颇似宋刻元刊的晚近刻本,然后用锅燕烟熏之法,使纸色变暗变旧,甚至用一些植物汁液刷染,令纸变色,以充旧刊。经过熏染的纸张,纤维老化,纸质损坏,变暗发脆,形似烟叶。   明代高濂在其《遵生八笺》中有一节专门讨论明代中期古书的伪造方式:“近日作假宋版书,特抄微黄厚实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扇方帘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槌细敲过,名日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将新刻版中残缺一二要处,或湿霉三五张,破碎重补。或改刻开卷一二序文年号,或贴过今人注刻名字,留空小印,将宋人姓氏扣填。两头角处,或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