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信息交流材料.doc - 文学与传媒系网页信息交流发言稿.doc

网页信息交流材料.doc - 文学与传媒系网页信息交流发言稿.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页信息交流材料.doc - 文学与传媒系网页信息交流发言稿

PAGE PAGE 16 雁过留声 声声传情 ——文学与传媒系师生网络交流的几点体会 文学与传媒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很荣幸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下面就我系在师生网络交流及网络留言板管理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设立留言板的目的与初衷。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根据我系师生发言欲和参与集体事务积极性较强的特点,为了更加有效地贯彻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需要什么,在想什么,想说什么?作为教育教学单位,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管理措施,如何更科学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于是在认真学习了学校“校领导与大学生网络在线交流”的成功模式以后,于2005年3月正式在系网页上建立“雁过留声”这一个留言栏目,由专人负责留言板的管理,每周一次向党政领导汇报具体交流的内容和问题解决的情况。 二、建立初期的情况。建立初期,留言板上的留言并不多,在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总计不足10条留言,学生反映不太强烈,效果不明显。后来据我们分析,留言少不是因为师生无话可说,而是大家都对网上留言持谨慎怀疑的态度,这个东西能管用吗?反映的问题领导和老师能看见吗?而且对于一个新鲜事物,该怎么操作,大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通过各年级辅导员针对留言板设置目的、操作模式向全系学生做出详细的解释;第二,坚持回复,对学生的询问、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的怨言耐心地进行回复和解答。经过多番努力,学生们消除了疑虑,增强了信任感与认同感,网络留言板开始逐渐地活跃起来了。到目前为止,在网络留言板上的留言共1220余条(706+521),教师共回复留言达700多条,其余未回复的500多条分别为商业广告、重复留言或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回复率达90%以上。 三、师生交流的内容。师生交流的内容既有学生对学业成绩、学习方法、各类评比、入党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的疑问,以此寻求答复,比如(李老师,我是文传系的学生 我学的公务员方向,其中就已经学习了公关礼仪和公文写作了,我们可不可以直接考高级文秘证而不参加学校周末开办的培训班呢?)、(我校今年的专升本具体政策如何,何时举行考试,请系上告知,谢谢)、(什么时候可查成绩呀老师?)(关于这次预备党员的初定,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没能提名)等;也有对系部建设和教师教学工作方法的建议。(学校的校徽已经定了,我们自己系上网页中的相关部分请尽快更新)(老师晚上好.看见你们对同学们各种留言都做了真诚的回复,为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不过我有一个意见.那就是能不能在学校有一个书报亭,因为每次我都是过永川去买,好麻烦,其实我觉得在校内设立一个书报亭.不仅可以方便同学,也可以增加勤工助学的机会);还有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涯和学校建设的随想,(学生自己创作的《寻访精英校友 共叙学校未来》系列共5篇文章)、(学弟学妹们,好好读书吧,不然等你们毕业后才会深刻的理解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意思)。甚至一些校友在看了各类留言以后,也参与了进来了,有表达对教师的慰问的,有发表毕业感言的。(好久没看见中文系的老师了,想你们啊,睿智的封主任、现在肯定为毕业论文忙不停的沈主任、漂亮的李芹燕书记、快乐忙的熊老师、课多的德长老师、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明清老师、作家高老师、老来俊的亚非老师、特立独行的大小袁老师、刘老师和所有的中文(文传)系老师,愿你们快乐健康,我在四川遥祝你们节日快乐。)当然也有发泄怨气的(从学生的留名就可以看出来,例如取名为:郁闷的人、一个愤愤不平者、行不改名 坐不改姓 但是不跟你说等),这些我们都认真地予以了关注,对学生的疑问和不解,所反映出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调查和解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特别是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和监督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 四、管理的程序与制度的建设。网络留言板开设之初,主要由系分管领导和团总支书记负责网络的维护与学生问题的回复,但是随着学生参与率越来越高,反映的问题范围越来越宽,各年级辅导员也参与了进来,逐渐由专人发展到多人共同负责制,凡是涉及各自工作职责范围的,应立即回复。因此,分工更加明确了,个人的任务减轻了,问题的答复更全面了,答复率也更高了。在此基础上,我系还专门建立了《文学与传媒系网络留言板管理维护制度》,从而更有效、科学的让网络留言板发挥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答疑解惑、交流情谊、发表意见的作用。 五、几点体会。第一,网络留言板是一个载体,承载了众多学生的建议与希望,也承载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帮助。每一条留言,每一个问题都包含了产生、了解、跟踪、调查、解决、总结等过程。这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是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结果。 第二,网络留言板对教育管理、教学改革、后勤服务等工作的促进和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