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夹缝中的生存.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婷:夹缝中的生存

夹缝中的生存 ——以《见证》,《探索·发现》,《讲述》为例看纪录片的栏目化 ◇ 陈婷 摘要: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的三个风格迥异的纪录片栏目形成了一幅奇异的景观,这种奇异景观的形成其实是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主义合谋所引起的复杂而敏感的变化。正如詹姆斯·凯瑞关于传播的仪式观的观点,传播的仪式观是为了建立和维系一个有意义和有秩序的文化世界。本文期望在对纪录片栏目制片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央视科教频道的三个纪录片栏目当前的生存状态。 关键字:纪录片栏目 主流意识形态 商业主义 The abstrct:The documentary programmes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exist in channle ten of CCTV.They form fantastic sights.The sight caused by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commercialism reflect complex and sensitive variation.Just like James·Carey’s opinion,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is to build and tie a meaningful and ordered culture world.Focusing on a lot of field works,the paper aims to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cumentary programmes in channel ten of CCTV. Key words: documentary programmes , main-stream ideology, commercialism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开播。这个定位于高端人群的频道集中了央视几个主要的纪录片栏目,主要包括《见证》,《讲述》和《探索·发现》。这几个纪录片栏目也几乎和科教频道同时创立而科教频道也为这些纪录片栏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 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关于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都有独特的见解。诞生于1978年9月30日的《祖国各地》是我国纪实类栏目的先导。这档节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等。到后来的八十年代一批纪实类节目譬如《兄弟民族》(1983年12月2日开播)和《神州风采》(1989年开播)等纷纷涌现。1989年1月由中央电视台创办的《地方台50分钟》(后于1990年改称为《地方台30分钟》)是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栏目。纪录片要生存必然需要有一个播出平台。与九十年代相比,体制内纪录片的生产﹑播出﹑放映情况都有较大的改善。由于国情的限制,一方面中国观众还不太习惯进入电影院看纪录片,另一方面进入院线的中国纪录片也是少而又少。电视台在当下是体制内纪录片播出最便捷的渠道之一仍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纪录片栏目的状况在1995年广电产业体制化改革之后大大改变。收视率成为电视栏目最大的敌人。在采访十几位电视节目制作人之后,他们最常提及的一个词就是:收视率。有位纪录片栏目制片人感概:我也有自己的理想希望办一个真正的纪录片栏目,但是有收视率考核的存在,我不敢办啊。正如吕新雨所说:理想主义最大的敌人是什么?是消费主义。(吕新雨,2007)在1995年广电业改革之后,纪录片栏目也遭遇了消费主义的最大限制。 2005年北京电视台的《纪录》栏目停播,2007年3月安徽电视台的《东方纪事》停播。这些纪录片栏目纷纷落马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栏目本身有些老化,没有做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现在的电视观众对于电视的期待与90年代也大为不同了。 当各个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纷纷风光不再时,央视科教频道的几个纪录片栏目却仍然出现在屏幕中。这几个纪录片栏目的风格各异却共存于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这个舞台上,并形成了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奇异景观。这种奇异景观与其说是主流意识形态使然,到不如说是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的合谋所呈现出的复杂而敏感的变化。 (一) 2001年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开播。科教频道定位于“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的频道包括科学,教育,文化三类节目。与此同时《讲述》栏目创立。由于考虑到十套的目标受众群是高端人群,而十套又缺少一个和大众相连,能够给予观众感动和启迪的栏目,于是就萌生了创办《讲述》这一个口述体的栏目的念头。之所以采取口述这种形式的原因一方面是口述这种形式比较贴切,另一方面它不需要长时间的跟拍,也就极大的节约了节目的制作成本。(2007年8月梁红访谈,北京)在有了《讲述》栏目开了“讲故事风”之后,也带动了一系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