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清华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清华大学.doc

PPP系列书籍简介之一 王守清、柯永建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月、卓越网、京东网和中国互动出版网等)有售;清华大学出版社()邮购电话:010 内容简介 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是越来越流行的适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自然资源开发等大中型项目的重要筹资手段。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教学和实践经验编写而成书系统介绍的含义、特征、优缺点、应用范围、项目过程、结构、合同、资金来源、风险管理等,并有实际案例既有理论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更有实务运作的指导性;既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业界相关人员的实务参考书。 读者对象项目投融资相关的政府、银行、工程、法律和管理人员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工程硕士、MBA和本科生等 主要特色 本书基于作者多年的研究、教学和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第1作者自1996年起至今一直特许经营项目融资,2003年回国后在首开设此课,做过场讲座/培训,为项目对外项目提供过咨询;第2作者自2003年起一直研究)既有国际前沿内容,更有实际案例操作实务。 作者简介 王守清王守清博士,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博导暨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和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政企合作(PPP)研究室主任,兼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161所大学)组长、PMI全球项目管理学位认证中心中国评估委副主席、欧亚PPP联络网中方代表、中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起草小组核心成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等10多份国内外期刊的编委等,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镇化等项目融资/特许经营/政企合作(PPP,含BT/BOT/TOT/PFI等)的教研工作;至今共发表300多篇论著,在1998至2008年间参与发表的PPP论文数列全球第3位、论文总被引用率或单篇论文被引用率列全球第2位、4篇论文进入被引用率全球前11名,1篇论文进入2008-2013年全球唯一项目管理相关SSCI期刊IJPM引用率最高论文榜,1篇论文进入1996-2014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SCI/EI期刊JIS下载量最高论文榜,连续两年(2014和2015年)入围世界著名出版集团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建设管理类共3人);一直致力于PPP和项目管理的推广,做过上千场相关讲座/讲课,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师资之一。邮箱:sqwang@,新浪实名微博: /botppp,微信: PPPwebchat,微信订阅号:中国PPP智库。 柯永建,1984年生于福建,清华大学工程管理学士,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助理研究员,主要BOT/PFI/PPP和风险管理等,并发表篇相关文,个人网页: 前言 Initiative, PFI,1992年提出)。但与BOT相比,PPP更强调的是政府在项目中的参与和控制(如占股份,此为狭义PPP),更强调政府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与发挥各自优势,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和社会责任。但现在,PPP已更多是作为各种公私合作模式的统称(广义PPP),包括BOT和PFI等。 项目融资有许多优点。对政府而言,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需要;能充分发挥外商和私营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建设、经营、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能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促进本土企业水平的提高和有利于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等。对承建商而言,能充分利用项目经济状况的弹性,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能利用资产负债表外融资的特点,拓宽资金来源,减轻债务负担;能提高谈判地位,达到最有利的税收条件;能利用有限追索权的特点,加上其它风险管理措施,合理分配风险,加强对项目收益的控制和保留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能提高竞争力,创造较多商业机会等。因此,过去 三十几年来,项目融资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于九十年代在很多项目上也尝试了项目融资特别是BOT,掀起了第一轮应用高潮,但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有“BOT陷阱”一说。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经济发展需要而言还严重滞后,单靠国家财政拨款不能满足需求,大量发行建设国债又会加大政府的风险和偿债压力,而国内银行存款、民间和国外资金还比较充裕,项目融资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优点还是一直得到了各方的关注。随着2003年8月奥运主体(“鸟巢”)体育场以特许经营方式的发包、2003年10月“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办法”和2006年9月“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的施行、建设部2004年5月“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实施和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等,项目融资已呈现出第二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