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机锋转语.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的机锋转语

孟子的机锋转语 尽管孟子说(魏)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但是照这段《孟子》记述的文字 来讲,其中含有中国传统文化上政治哲学两个大道理,必须特别留意,不可只为了 一句“不似人君”的评语,就轻轻地盖过去,认为孟子对梁襄王的问题,并没有用 心去答复。其实他说梁襄王“不似人君”是一回事,他以诚恳的教化对人,又是一 回事。 第一个问题,当然就是梁襄王提出的“天下恶乎定”,这个定天下的问题。他 问的是如何“定”天下,并不是说如何“安”天下。就中文的含义来讲,这一个 “定”字与“安”字,用在这里,就大有分别了。如照曾子所著《大学》一书的观 念来讲,“定而后能安”,也是有它程序上不同之差别。 我们只要了解了前面梁惠王所说,他自己国家的处境,和他个人心理上的烦闷, 便可知道梁襄王父子当时在战国互相吞并局势上的困难和不安。再看一看《战国策》 上所记载苏秦说梁襄王的一段,对于魏国当时情势上的分析,便可知道梁襄王问孟 子的“天下恶乎定”的问话,并没有错。错只错在他问孟子这个问题时的诚心和态 度而已。 我们大家都很欣赏《三国演义》上所描写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的一幕, 此景此情,也正是梁襄王当时的写照。只是刘玄德冒着寒风大雪,三顾诸葛先生的 茅庐之中,他所表现的诚恳和谦卑,首先便具备了一副“君人之度”、“有容德乃 大”的卓越风范,不得不使那高卧隆中的诸葛孔明,为了感遇知己,而为他破格出 仕了。 梁襄王所问的如何能定天下,这正是周秦以后千余年来,生当乱世,每一个具 有武力,具有野心者的初心动机,也就是所谓霸业思想的原动力。天下一定,便可 化家为国,“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巨。”家天下的威权,便从 此建立。刘邦做了皇帝以后问他的父亲,我挣的财产比哥哥多吧?李世民要起义, 他的父亲李渊对他说,希望你这一举,便能“化家为国”。这些观念,也都是由一 个“定天下”的观念而来。 孟子深深知道这种心理的错误,所以他不从如何“定天下”的霸业思想上去答 复梁襄王的问题。他要从王道的思想上去诱导梁襄王行仁政开始。所以从表面看来, 便大有牛头不对马嘴,所问非所答的味道,自然就不能投当时人主们的喜好了。由 于古文写作,重在浓缩简化,对此要点语焉不详。因此我们在此加以申论,才能把 孟子弘扬传统王道学术思想的精神,更明显地表达出来。 第二个问题,便是孟子所提出天下“定于一”的重心。孟子只是说天下定于一, 并没有说只靠一人来定,或者说定在哪一个“一”上。这句话看来真是相当含糊, 因此也难怪梁襄王为之茫然,于是颠倒了它的逻辑,跟着便问:“孰能一之?”哪 一个人才能一定呢?因此,孟子只好将错就错,他知道这位“望之不似人君”的梁 襄王很难懂得这个高深的政治哲学,于是把它向当时时代病,极其需要的一剂消炎 药上去引导,希望他施行仁政,所以就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其实,天下真 正好杀人的并不多。不敢杀人,与不好杀人的人很多。难道那些不好杀人的便都能 统一天下吗?这个道理,上面已经约略讲过,不必重复讨论。 如果要认真讲来,古文写作的文法和逻辑,实在是很认真的。只是古今文法运 用不同,就显出它的逻辑也有点矛盾。尤其古代由于印刷不发达,所以古文尽量要 求文句简练,一个字往往代表了一个观念,含意又深又多,于是后世就难得读懂了。 例如宋代欧阳修奉命修《唐史》的时候,有一天,他和那些助理的翰林学士们, 出外散步,看到一匹马在狂奔,踩死路上一条狗。欧阳修想试一试他们写史稿作文 章的手法,于是请大家以眼前的事,写出一个提要——大标题。有一个说:“有犬 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有一个说:“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 说,照这样作文写一部历史,恐怕要写一万本也写不完。他们就问欧阳修,那么你 准备怎么写?欧阳修说:“逸马杀犬于道”六个字就清楚了。这便是古今文字不同 的一例,再看第一个人的文句,就好像明代一般文字的句法。第二人的,好像宋代 的句法。其实,时代愈向后来,思想愈繁复,文字的运用也就愈多了。 定于一 如孟子这一段中,一句“定于一”的答词,非常有趣,而且内涵深远,是对中 国政治哲学的至高原则而言,既不是指一个人,或一件事,更不是说某一种方法, 当然也不是光指仁或义。因为仁和义,也只是政治行为之一,是实施一种政治思想 的高度道德行为而已。所以“不嗜杀人”,也是针对当时好作乱好杀伐的政治风气, 一种高度道德性的政治行为。在战国当时,或任何一个混乱的时代中,这是值得天 下归心的作为。如果以现代民主思想的眼光来看,那是不必说的当然道理。除非好 杀成性的暴力主义者,或是今天国际政治上闹笑话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