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自我药疗(中药).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自我药疗(中药)

饮食: 胸痹(冠心病)、高血脂等患者——忌过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酒等; 痛风患者——忌饮酒及过食高蛋白食物; 糖尿病患者——忌食含糖量过高的食物; 脾胃虚弱患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坚硬的食物; 疮疡、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蟹等腥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寒证忌服生冷食物; 热证忌服辛辣温热和油腻食物。 三、中药的用药剂量 中药的剂量:指为了达到一定治疗目的,单味药所应用的剂量,称为用量。 药物方面: 无毒药,安全性较高,用量变化可稍大; 峻烈有大毒的药,用量宜小,并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质优、质地轻的药材,用量宜轻(3~10g); 质量差,药效不足,用量较大(10~30g); 鲜品一般用量大(30~60g)。 应用方面: 临床用药还取决于中药的配伍、剂型、应用形式及用药目的等。 同为一种药物,不同剂型,用量也有差异。 汤剂用量较大 丸、散剂用量较小 用药目的不同,用量也会发生变化。 人参:一般用量5~10g; 大补元气:挽救用量15~30g; 槟榔:一般用量6~15g; 驱杀绦虫:用量可增为60~120g。 患者方面: 小儿、年老、体虚、久病、病情轻缓者,用量宜轻; 青壮年、体实、病情急重者,用量宜酌增。 用药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四、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煎药器具的选用 以砂锅为好,也可用搪瓷锅、不锈钢锅或玻璃器皿,但不能用铁锅、铜锅 。 煎药的加水量 一般加水量控制在药物的5~10倍,质轻疏松的加水多些,质重厚实加水少些 第一次煎时水没过药物3~5厘米,第2次没过3厘米 煎药中需注意的问题 煎药前的浸泡: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煎药的温度: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 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药中需注意的问题 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 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 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煎药中需注意的问题 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 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 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五类常见病症的 中药治疗 一、感冒 发病原因:中医学认为,感冒的主要病因为风邪和时行病毒,随季节不同,常兼挟风寒、风热、暑湿而致病。 一般来讲,感冒的预后良好,病程短,并发症少,1周左右可自愈。 治疗原则:分为三种类型: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分别辨证施治。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 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暑湿感冒 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贪凉时感受了风寒之邪 。 症状表现为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错重胀痛,身重倦怠,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