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元代散曲 中文系 古代文学 教学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元代散曲 中文系 古代文学 教学课件

元代散曲 流行歌曲、抒情诗歌 散曲的兴起 “词余” “北曲” 一面用于杂剧成为剧中的唱词; 一面作为独立的抒情乐歌,也就是“散曲” 音乐上,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歌曲;文学上,散曲是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抒情诗。 散曲和词的关系密切,体制接近,都属于有固定格律的长短句形式。 元曲曲牌出于唐宋词牌的有七十五种之多。 从金人入主中原到元人统一全国,异族的音乐大量流入,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便与这种外来音乐相结合,产生新变,同时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歌词,这就是所谓“北曲”。 ★元代散曲的兴起和特点 ◇徐渭《南词叙录》: 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世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 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文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散曲的分类 小令 又称“叶儿”,一般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寻常小令为篇幅较短的长短句,几乎每句都要押韵,平上去三声可通押,但平仄二声区别很严,在仄声中还分上去二种,整首只有一段,可加衬字。 重头小令把声调格律完全相同的曲调重复填写。 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四时乐兴》四只曲子分咏春夏秋冬。 带过曲为小令的一种变形,是用两支或三支曲牌的曲子而构成,各支曲子间的音律必须相衔接,一韵到底。 薛昻夫《双调?楚天遙过清江引》 花開人正歡,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時醒,人老歡難会。一江春水流,萬點楊花墜。誰道是楊花,點點離人淚。 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 套数(套散)是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单曲联缀而成的组曲。 套曲组合原则有三个: 一是所用曲牌必须同属于一个宫调; 二是整首套曲必须一韵到底; 三是必须具有尾声。 套数的联缀具有一定的要求。每套中所用的曲牌至少要有一个正曲和一个尾声,多则十几首至二十几首。各个曲牌间联缀的次序有一定的限制,不能随意颠倒。往往就以开头的曲子作为题目。 ★散曲的形式特点(与词相比) : 1、韵脚较繁密,很多曲牌是句句押韵,而且不能转韵,显得节奏繁促;体现了散曲的豪爽坦直的风格特点。 2、韵部的区分和诗词不同,它是按当时北方的实际的口语划分的;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3、句式变化较大,比起词更显得参差不齐;从一字句到九字句,非常接近口语。 4、对仗形式比较丰富,除了最通常的两句相对(合璧对),还有三句对(鼎足对),以及四句之间两两相对(联璧对)以及通篇用对(连珠对)等。 5、韵脚可以平仄通押,韵脚可重复; 6、可以添加衬字,字数从一字到十数字不等。使得散曲句法更为灵活多变。 衬字一般用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一般不超过三字。以形容词、代词和虚词为多。 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中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只有“我是一粒铜豌豆”七字为曲谱所规定的,其余都是衬字。  ◇菩萨蛮·闺情 李白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仄韵)   平林漠漠烟如织,   ⊙○⊙●○○▲ (仄韵) 暝色入高楼,   ●●●○△ (换平韵)      玉阶空伫立,   ⊙○○●▲ (三换仄)   何处是归程,   ⊙●●○△ (四换平)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 为甚人家, 不种梅花? 老树支门, 荒蒲绕岸, 苦竹圈笆。 寺无僧狐狸样瓦, 官无事乌鼠当衙。 白水黄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