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敬谦和—略谈传统文化的母教精选.docVIP

诚敬谦和—略谈传统文化的母教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诚敬谦和—略谈传统文化的母教精选

诚敬谦和—略谈传统文化的母教   《易经》六十四卦中,第三十七卦名「家人」,卦辞是「家人,利女贞」。注解说「家人之义,各自修一家之道」,这是说,一家人在一起,各人本分不同,互相配合以成就一个家庭。孔子说「家人之义,以内为本,故先说女也。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矣」。这是说家为本,因此首重女子,因为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天地之间重要的道义所在。果然能够让家道正,则天下太平就可以实现了。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有言:「天下太平之根本,女子操之大半」,即本于此。前清硕儒陈弘谋先生《教女遗规序》有言:「王化始于闺门,家人利在女贞。女教之所系,盖綦重矣」。今天习主席倡导国人回归家庭,故有必要略谈一谈古圣先贤对于女子的教育,以期家家和乐且耽,举国太平昌盛。   一、正名   甲、释「家」   「家」这个字,最为人费解者便是宀(表示居所)下面有一个豕(即猪)。这是为什么呢?考察上古的聚落,可推知「豕」字的深意。   距今八千年前,汉字还远未被造出,我国已然发展出灿烂的文明,社会十分整齐有序。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兴隆洼,考古学家在草原上发现了一个聚居遗址,几十户人家聚居在一起,排列井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上古聚落遗址中历史最早、保存最完整、布局最清楚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我国在八千年前就已经发展出非常灿烂的玉文化,并且在两千年后,被位于辽宁的红山文化所继承。而红山文化与上古关于黄帝的传说多有相呼应之处,显示出上古三代之治是历史而非杜撰。可以说,兴隆洼文化是我国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   兴隆洼文化的风俗是居室墓葬,也就是在房屋内挖掘墓穴,埋葬先人,子孙则依旧在居所生活。其中有一个遗址,先人埋葬在屋子的正位下面,旁边又埋了一对完整的猪。考古学家杨虎说,这是祭祖(或者陪葬)所用的猪。当时的人们,生活需要狩猎,故用猪来祭祖。因为猪不仅是当时狩猎主要的猎物之一,它也正在被驯化成为家畜。可想而知,猪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财产,子孙用贵重的猪来祭祖,用珍贵、精美的玉玦来陪葬,显示出后人对祖宗的恭敬、孝养之心。此时,羊正在西亚被人类所驯化成为家畜,及至驯化好的绵羊逐渐经过新疆、甘肃传到中原地区,已经是三千年之后了。所以,最早做为祭祀的重要家畜是猪而不是羊。古代的祭祀文化比文字出现早很多。上古的考古发现说明,我国人民将生活中最珍贵的物品来祭祖,时时不忘缅怀祖德的孝道传统,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创立之初已然如此。真的是「孝是中华文化根,敬是中华文化本」。   兴隆洼文化长于治玉,有比较成熟的玉文化,说明它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而成,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于文字出现之前,这个传承应该有一万年的历史。有了这个考古发现,我们就不难明白仓颉在造字的时候,特别在宝盖头下面放一只猪的深意。家这个字,就是在向后人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有了祭祖,才有了家;有了四方辐辏,共同来祭,才有了国家。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礼记》所言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大事,除了打仗之外就是祭祀了。一个国家的形成,是由于各个地方的人们感到某一位圣王,有真实的智慧,能够教育好他的臣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就会纷纷来拜见这位圣王,慕求真理,学习教育人民的理论、经验、方法,自己拿回去用,给当地人带来幸福安康。当各个地方的人们都通过与圣王一同祭祀,学到了孝敬存心的生活方式,感受到圣贤教育的真实利益之后,自然对这位圣王产生归属感,也对整个天下产生了亲如家人的感受。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就是中国这个大家庭得以形成的情况。所以,共同祭祀是家与国得以形成的重要教育活动。上古的天下大同不是发明创造,也不是格言,而是历史实践,是有着高度智慧的圣贤,成功的将多元文化、多元背景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彼此共同协作,创造文明、创造幸福生活的经历总结。   如何承继祭祀?全在母亲,母亲生养儿女、教养儿女,就是承继祭祀。因此,古人对婚礼非常恭敬、谨慎。《群书治要.礼记》云:「昏礼(即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并在注解中说:「敬则能终,苟则易离」。这是说结婚是两个家的结合,上能够祭祖、传承祖宗家业,下能够有后代,所以要立德以为子孙万代所凭依。因此,如果对于婚姻存恭敬的态度,就能够善始善终;但是如果是随便的态度,则难免离散。这段记录端正了我们对于家庭的观念,也揭示了现代社会离婚率不断攀升的原因所在。如果对于婚姻采取非常恭敬的态度,对于自己即将迎娶的太太、即将嫁入的夫家上下都非常恭敬,这个婚姻必然得善始善终;如果因为两个青年人看着顺眼而很随便的结婚,认为是个人的自由,就很容易带来始乱终弃、离婚收场的结果。   由此可见,家庭的幸福与资产、地位无关,它始于对婚姻的恭敬、谨慎;成就于通过传承祖德,承继家道;反应在定时祭祀、报本反始。国人远在文字出现、国家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