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见山还是山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谈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我认为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分为这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也就是说,书上说的就认为是最真实的,就接受什么,没有质疑;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开始怀疑书上说的不一定正确,开始用心地去体验,去探究,多了一份理性的思索;第三重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经过一番探究之后,发现原来如此,但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其中,这是学习的至高境界。我认为,传统教育形势下的学生学习,大多只是处于第一重境界,而素质教育形势下,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将学习提升到第三重境界,也就是说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升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做一名有特色的老师,竭尽所能让教学和学生学习达到最高境界第三重境界。教学境界是由什么决定的?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养。“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成为“源头活水”。没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必然视野狭窄,从而影响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与挖掘、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策略的制定,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想在课堂上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让课堂变得趣味盎然、生机无限、高效实用,只有厚积而薄发。要想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只有靠读书、学习和思考来积累。
二、“石相击而发灵光”——合作探究
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设计问题,让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见解,然后小组合作。如我讲“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时,我展示了战后日本惨状的几幅图片,然后放一段战后经济腾飞的视频,引发学生的惊叹和好奇:日本为什么在短短的十几年能创造经济奇迹?激发学生好奇和探究欲望。我展示了战后日本丰田公司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因为战后汽车工业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可以看作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缩影,组织学生分组对材料进行讨论,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达成小组意见,每组选一代表发言,在合作探究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也提高了从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只缘身在此山中 ”—“神入” 历史
老师精选图片、漫画、视频或文字材料等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境或编历史剧,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现场,帮助学生以历史人物的眼睛去观察去体验去理解过去人们为什么那样做。还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历史离自己并不遥远。钟红军老师说:“从生活走进历史,以浅显透视深刻,让学生参与其中。如讲“五四运动”时,我用了一段视频《我的1919》,在巴黎和会辩论会上,日本要侵占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顾维钧的那段慷慨陈词,无不让人激情澎湃,马上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我问:你认为巴黎和会是一次和平会议吗?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为什么仍像战败国一样被宰割?说明了什么?针对中国合法利益被侵犯,如果你是当时一热血青年,你会怎么办?学生就会体会到当时学生的满腔爱国热情,加深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理解。再如讲“商鞅变法”这一问题时,我这样设计问题“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如果你是新兴地主、农民、奴隶主旧贵族或秦国国君,你支持还是反对变法?为什么?”学生马上会进入角色,站在不同人物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辩论探究
??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从不同阶级、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看问题,可得出不同结论。教师要精心提供有冲突性的史料,设计评价环节,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热情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在课堂探究的生生互动、师生交流过程中,在学生各自运用评价方法自主完成评价的过程中,在学生不断的学习反思与提高的过程中,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方法,慢慢内化为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如讲《告别“雅尔塔”》这一课时,我设计问题:“有人认为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葬送了苏联?有人认为没有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也会解体?你赞成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组织学生自己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展开辩论。经过激烈的辩论,思维碰撞的火花时时绽放,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又真正体味到了探究的滋味和乐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
五、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实践
?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经历教学过程,他们的智慧在手指尖上。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发现新知体验创新,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随学生一起玩穿越.doc
- 历史教学究竟为何而教.doc
- 始作俑者与秦始皇的仁慈.doc
- 金风玉露相逢的精彩.doc
- 引入时政热点.doc
-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doc
- 好教师当如导演.doc
- 师生论坛 为学生撑起思维的空间.doc
- 南方经济的发展之人口南迁原因的探究.doc
- 捕捉精彩镜头.doc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精选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AB卷.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AB卷.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AB卷.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2025年冀教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