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想“生活在别处”,但他们对抗的可能是整个现代化本身精选.pdfVIP

总有人想“生活在别处”,但他们对抗的可能是整个现代化本身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有人想“生活在别处”,但他们对抗的可能是整个现代化本身精选

总总有有人人想想“生生活活在在别别处处”,,但但他他们们对对抗抗的的可可能能是是整整个个现现代代化化本本 身身 牛健一家在六个 装箱里住了一年。 装箱摆在北京顺义的一个厂区,厂区空空荡 荡。 去年 10 月开始,厂区里来了不少人。他们听说,这个 装箱组合叫“生菜屋”。整个 夏天, 装箱的屋顶上都种满了生菜、芹菜,外墙挂满盆栽,庭前是另一小片花园。 前来拜访的人都感觉,他们见证了一次“伟大的新生活实践”,他们还发现 装箱的卫 生间里有四个塑料大桶,粪便在其中被处理成农家肥,厨余的垃圾也被打成粉末,一 齐输送到屋顶。那里有一个屋顶花园,一台装置专门为此发出粉色的光,因为短波紫 色和长波红色最易于植物吸收。建筑垃圾在“生菜屋”的一侧填埋出了一条小路,雨水 从屋顶流下,又在另一块特地划出的小路中渗下去,好让它能够完全循环。 坐在后院一平方米的绿化木屋里,牛健拍了张照,看起来很陶醉。他把照片发在微博 上,说,这是“森林浴房”。 牛健在前庭洒水 卫生间里的四个大桶负责把污物和厨余垃圾处理成农家肥 清华美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的的几位设计师负责了这个 装箱的设计与建造、清 洁能源利用、生活垃圾处理、中水设施与沼气系统应用。这起初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 课题,牛健一家以实验者、也是业主的身份参与其中。 建造使用清洁能源或带有沼气处理功能的生态屋,对建筑师们来说已不是什么难事。 但牛健建议设计中心主任刘新加入菜园种植和手工劳作的部分,他习惯自己制作工 具,在夏天拿水管把门前的庭院冲洗一遍,再给花洒点水。 刘新说,这就是牛健“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打算亲自实践一种新生活方式。 没多久,牛健宣布,这只是“可持续生活实验室”的第一期,他打算独立发起第二期, 招募志愿者,做成一个 10-15 户的共享社区,在那里,人们不仅可以过上“田园生 活”,还会遇见志趣相投的成员,他们将一起构建一个共享空间。 “非常希望能入住到您的这个社区去,也希望能把工作室一并搬过去。”一位制作有机 护肤品的微博用户留言。感兴趣的人太多了,牛健公开了手机号,“每天花十几个小 时的时间回复微博”。 看起来,这和视频网站 Vimeo 创始人扎克·克莱恩 (Zach Klein)做的是一回事。在美 国纽约州沙利文县的 50 亩森林里,克莱恩建立了一个比弗布鲁克社区。社区成员远 离城市,在这里亲手搭建木屋和木桶,你来我往地居住于此。在1950 年代和 1960 年 代,那里是返土归田运动和理念村的所在地。 比弗布鲁克社区里,人们在学着做木屋骨架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进行这类新生活方式的探索。“ 自给自足实验室”的发起人唐冠华在 山东的崂山和妻子住了 5 年。今年 10 月起,他们在距离福州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村子 里建立了一个叫“南部生活”的共识社区,打算招募 90 个社区成员,回归乡村。 冬天村里冷,人来得少,他们大多是新手,社区生活的设施因此建造得很慢,本来打 算造木屋的时间可能只够做一张木凳。“南部生活”租下一个民宿,作为过渡。 牛健不打算让人们亲自动手,过去在中国实践新生活的经验让他对此没有信心。 差不多在十年前,牛健离开国企,开始在中国农科院的蔬菜花卉研究所工作,研究阳 台绿化。那时候,他想让人们向欧洲学习,在屋旁或房顶种植花园,做一些“人文的 修饰”。 “这不大可能。” 11 月的北京露营公园,牛健坐在 装箱里评价当初的这个设想时 说,“让一个笨蛋过上好日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来访的人一度也络绎不绝,但他 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无法承受投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一个花园的建造需要三年的时 间才见成效,对大部分人来说,所有的活儿都得从头学起。 牛健希望把这些被吓跑的“笨蛋”找回来,给他们提供另一种可能性。这些人需要通 过“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东西来理解一件事。于是他决定携家带口住进六个 装箱,并展现一种“千万人羡慕的生活”。像牛健所设想的那样,人们欣然前往,发 现一个家庭可以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媒体渲染了这一点,他们 称牛健为“中国大叔”,这位中国大叔看起来毫不费力地为都市人树立了一种“世外桃 源” 的生活典范。 现在,牛健否认了这一点:“我们不做世外桃源,我们做人间桃源,要改变城市的基 因——社区。”这和 50 年前斯图亚特·布兰德在 《全球概览》中描述的不一样,和扎克 ·克莱恩、唐冠华都不一样。 “他们只能改变一群人。而且他们整体是在逃离,逃离城市,不是进攻。从一开始他 们也没有寻求一个大规模的模式去帮助许多人。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