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地上的民俗瑰宝
地处陕甘交界、陇东黄土塬上的甘肃环县,境内沟壑遍地,山梁纵横,气候寒旱。在如此古老又贫瘠的乡土中却生长着一朵戏苑奇葩――道情皮影。
一
环县道情皮影戏已有300多年历史,受陕西皮影影响,又结合了本地的雕刻、剪纸、道情等民俗与音乐,巧妙地将古戏皮影与道情艺术融为了一体。有关专家说:“目前,甘肃民间原生态皮影戏以环县的道情皮影为盛”。
环县皮影戏是甘肃皮影的代表,它的精髓在于道情。道情是诸多说唱音乐的一种,从宋末元初道教徒手拿渔鼓、简板到处宣讲游说而来,源自中国道教音乐。
与甘肃其他地方流行的秦腔、眉户、灯调等皮影唱腔不同,道情皮影的特点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音乐高亢激扬,婉转明快,曲调委婉流畅,情深意长。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另一特色是其所选用的“影人”皆用牛皮制作,表面平滑透亮,造型精致,色彩丰富鲜艳,每个影人形肖神似,比例紧凑夸张,图案富于变化。
目前甘肃环县境内有大约50家左右的道情皮影戏班,500多名演出、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岸20个乡镇的沟沟岔岔,成为黄河流域具有一定规模的原生态艺术群体。
一盏油灯在一块绷起的白布背后点亮,断断续续的二胡、水梆、笛子等乐声响起时,皮影戏就开始了。只见一人在幕后“借灯”挑线表演,其余的人伴奏并伴唱,一会儿唱一出《罗通扫北》,一会儿唱一出《三打白骨精》,幕上显影的人物动作潇洒活泼,栩栩如生,精彩纷呈。皮影戏也不缺乏经典和幽默,经典的如讲述许仙和白娘子故事的《断桥》,幽默的如讲述小老鼠捉弄懒猫的《老鼠和猫》,还如带有浓浓温情的讲述羚羊妈妈为了使小羚羊逃脱劫难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羚羊飞渡》等。
在窑洞里和油灯下的表演最能展示皮影戏的独特神韵。在窑洞中听皮影可谓是一种享受,古朴的窑洞宽敞豁亮,收音聚光,能够产生非常好的共鸣效果,使得各种乐器达到一种和谐自然的感觉,因此,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吼塌窑”。而旧时的生活用具,油灯闪现的朦胧柔和的光线,可以使屏幕图像越发显得灵活。
二
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在20世纪50年代曾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7年1月,应意大利意中友协的邀请,出访意大利,并在罗马、威尼斯等11个城市演出,被誉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2002年6月,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皮影之乡”。
然而,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皮影在中国许多地方已濒临消失。令人欣慰的是,环县的道情皮影仍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活力,不仅成为甘肃环县的文化象征,也成为西北民族文化的象征。但这还远远不够,皮影戏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现在甘肃的皮影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用民间的话来说,‘电送到哪里,哪里的皮影戏班很快就会消亡’,这一点都不为过。”有关专家坦言。虽然在偏远的山村,由于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以及道情戏契合着广大农民的现实生活,道情皮影还在年复一年地流传着,但也仅限于一些民间庙会、宗教仪式、婚丧嫁娶和政府汇演等场合,道情皮影戏的保护与发展还需要有关方面的进一步努力。
上个世纪后七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流行音乐在黄土高原上风行,加之资金的缺乏和后续人才的欠缺,以及皮影戏自身有些剧目不适宜舞台演出等原因,甘肃皮影戏的盛况已经逐渐成为历史。
三
甘肃皮影戏若要想突出重围,亟须政府与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与民间一起来保护和开发这一民俗瑰宝。其中,最主要的是皮影戏班应摒弃“影子不映城”和“家传”等观念。
“影子不映城”是流行于甘肃乃至中国大部分皮影戏班中的一种传统的潜规则。虑及城市里有戏园子、剧院,他们往往将舞台选在乡土深处的庙会、民间的婚丧嫁娶以及通俗信仰的一些仪式上。皮影艺人的这一心态严重制约了皮影戏的发展。皮影艺人应该走进大城市,抓住城市人的好奇心理,尽量建立自己在中心城市演出的“根据地”和生存空间。 此外,在皮影戏发展中,民间艺人还需打破“家传”观念,只要有人愿意学习就赶快传授。每个戏班还要将数量不等的戏箱和戏书保存好,以防失传,最好能结合当前社会的审美情趣,对传统剧目进行改造。在影人的制作技术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当代的先进科技,使影人的色彩更为丰富,形体更大、更薄、更透明,身体的活动部位也更多一些。
“当然,政府应该鼓励他们进城演出,在经费投入、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为研究甘肃陇东南皮影戏付出了几多心血的赵建新教授说,“应该借鉴昆曲和东北二人转的经验,为甘肃皮影戏探索出一条路子来。 ”所幸的是,道情皮影已被划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兰州大学文学院“环县道情皮影原生态戏剧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新近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正式建立,这对于保护环县道情皮影戏,开展戏剧戏曲学、民俗学、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弘古今文明 道天下文章.doc
- 弘扬伏羲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doc
- 弘扬革命精神 激发爱国热情.doc
- 弘扬国粹 传承文明.doc
- 弘扬蒙元文化 发展旅游产业 富裕地方百姓 成吉思汗陵,将建成中国一流的帝王陵旅游区.doc
- 弘扬民族文化 发展甘肃收藏.doc
- 弘扬雪域文化神韵 绽放先进文化光芒.doc
- 红河谷的新故事.doc
- 红河源头探访记.doc
- 红红火火的弥渡花灯.doc
- 2025年汉服品牌文化传播策略与品牌形象塑造策略研究.docx
- 智能宠物用品行业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docx
- 跨境电商美妆工具品牌化运营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docx
- 共享经济平台劳动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设备故障预测与维护策略报告.docx
- 储能技术政策支持体系下2025年储能行业政策实施路径研究报告.docx
- 社区便民维修服务智能化转型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报告.docx
- 未来农业科技:2025年无人机数据解析与技术创新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旅游露营产业投资指南:融合发展趋势与模式探索.docx
- 2025年共享自习室空间布局优化与用户需求满足度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