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地下害虫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地下害虫PPT

第十二章 地下害虫;地下害虫;第一节?????蝼蛄类;(一)分布与危害;图12-1-1东方蝼蛄图 12-1-2华北蝼蛄图 1. 成虫 2. 卵 3. 若虫; 蝼蛄有较强的趋光性,但华北蝼蛄形体大,飞翔力差,因此在灯下的诱杀率不如东方蝼蛄高;嗜食有香、甜味的腐烂有机质,喜马粪及湿润土壤,故有“蝼蛄跑湿不跑干”之说。土壤质地与虫口密度也有一定关系。在盐碱地虫口密度大,壤土次之,粘土最少。;(三)防治方法;3.作床(垅)时使用毒土进行预防。用40%乐果乳油或90%敌百虫原药用热水稀释,0.5kg加水5kg,拌饵料50kg。 毒饵配制使用时要注意下列问题:所用饵料(麦麸、谷糠、稗子等)要煮至半熟或炒香,以增强引诱力;傍晚时将毒饵均匀撒在苗床上。注意防治家畜、家禽误食中毒。;4.用马粪或鲜草诱杀也有较好的效果。 在苗圃步道间,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坑(规格30-40cm×20cm×6cm),然后将马粪或带水的鲜草放入坑内诱集,加上毒饵更好,次日清晨可到坑内集中捕杀。;第二节 地老虎类;小地老虎;地老虎危害状;图12-2-1 小地老虎 (仿西北农大图) 1.成虫 2.成虫休止状 3.产于叶片上的卵 4.卵 5-7 幼虫及其第4腹节背面、臀板 8. 土茧 9. 蛹 10 幼虫为害状;发生规律; 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南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温暖,冬季无休眠现象,各虫态都能正常活动。 成虫羽化后经3-5天开始产卵,卵多散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上,卵期随分布地区及世代不同而异,这主要是由于温度高低不同所致。; 幼虫共6龄,个别7-8龄,2龄前昼夜均可危害,群集在幼苗茎叶间取食幼苗嫩叶,3龄以后分散活动;4龄时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危害,从地面将幼苗植株咬断,拖入土穴中,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幼苗主茎硬化后,也能危害生长点,也有在白天迁移危害的。幼虫老熟后多潜伏于5cm左右深土中筑土室化蛹,蛹期约9d-19d。 ;黄地老虎;发生规律;防治方法;4.药剂防治 在幼虫3龄前施药防治可取得较好效果。 (1)每hm2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ml,拌湿润细土30kg,做成毒土,傍晚顺垄撒施于幼苗根际附近。 (2)喷雾 每hm2用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ml,2.5%溴氰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300-400ml,加水1000-1500kg,在幼虫低龄阶段向嫩叶、生长点喷雾。;第三节  蛴螬类;图12-3-1华北大黑鳃金龟 1.成虫 2.卵 3.幼虫 4.幼虫头部正面 5.幼虫肛腹片 6. 蛹 7. 被害状 ;(一)分布与危害;铜绿丽金龟;(二)发生规律;成虫有假死性和强烈的趋光性,对黑光灯尤其敏感。产卵多选择果树下5-6cm深土壤中或附近农作物根系附近土中,卵散产,卵期10天。1、2龄幼虫多出现在7、8月份,食量小,9月份后大部分变为3龄,食量猛增,越冬后又继续为害至5月。; 幼虫一般清晨和黄昏在土中由深层爬到表层,咬食苗木近地面的茎部、主根和侧根。被害严重时,根茎弯曲、枯死,叶子枯黄。老熟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蛹期,化蛹前先作1个土室。预蛹期13天,蛹期9天。 ;防治方法;2.人工捕杀 在施肥前筛捡有机肥中的幼虫,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和趋光性,进行人工捕捉,震落捕杀,或用黑光灯诱杀。;3.药剂防治;(2)灌根 在幼虫发生严重,为害重的地块每hm2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用90%晶体敌百虫,或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200-1500ml灌根,每株灌药液150-200g,可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3)喷雾 在成虫盛发期,对害虫集中的作物或树上,每hm2使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ml,加水1200-2000kg喷雾,或用20%氰戊菊酯乳油500ml,加水1200-1500kg喷雾。;第四节  叩头甲类; 图12-5-1 沟金针虫 图12-5-2 细胸金针虫 1.雄成虫 2.雌成虫 3.蛹 4.幼虫 1.成虫 2.幼虫 3.幼虫臀区;沟金针虫;(二)发生规律;卵散产,卵期平均为42天,卵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6月以后全部孵化完毕。 初孵幼虫体长约2mm,幼虫期为1150d左右。至第3年8月下旬,老熟幼虫多于16-18cm的深层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平均为16d。9月中旬开始羽化,当年羽化的成虫不出土即于原蛹室内越冬。 成虫多于夜间活动,雌虫无飞翔能力,雄虫则善飞,且具有趋光性、假死性。成虫寿命约为220d,雄虫交尾后3d-5d即死亡,雌虫产卵后不久即死亡。; 存在遗传上的世代多态现象,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6月中、下旬陆续羽化为成虫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