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和《琵琶记》.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明和《琵琶记》

1、教学目的和任务: ①了解曾有的作者之争,把握《琵琶记》的 故事情节,了解《琵琶记》主题的多样性及对人物性格理解的多样性。 ②培养学生勇于怀疑的精神,学习评论家们在学术争鸣中的探索精神 。 2、教学重点和难点: 《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形象和《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3、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一、《琵琶记》的作者 1、作者之争 1981年,朱建明、彭飞:《文学遗产》第八期,《论琵琶记非高明作》。此文认为:在高明之前,今本《琵琶记》就已存在。《九宫十三调词谱》和《吴越所见书画录》。 徐朔方: 1981年《社会科学战线》第四期,《琵琶记的作者问题》。 2、高明 高明(1308—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今属温州),元末至正五年(1345)进士。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曾投于理学家黄溍门下,也曾参加过围剿方国珍起义,随后厌倦功名,隐于浙东宁波,以词曲自娱,创作了《琵琶记》,这部颇具影响力也同时颇有争议的南戏剧作,将南戏带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除《琵琶记》外,还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已佚;诗文集《柔克斋集》,也大多散佚,经近人搜辑,仅存五十余篇。 二 《琵琶记》 的故事情节 《琵琶记》材料源于宋代南戏戏文《赵贞女》,其情节大致如下: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莹,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琵琶记》:全忠全孝 《琵琶记》删除《赵贞女》中马踏五娘、雷劈蔡伯喈的激烈关目,而代之以“三被强”或“三不从”,即蔡辞考父亲不从、辞婚牛丞相不从,辞官皇帝不从。这样,男主人公“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罪名,被彻底开脱,从而使一个背亲弃妇的势力小人转换成了一个“全忠全孝”的正人君子,原来的悲剧结局也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三、《琵琶记》的主题 《琵琶记》是建国以来古典戏曲评论中问题最为复杂的一个剧本。自从195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发起展开关于它的讨论之后,对它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关于《琵琶记》的主题思想,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1、反封建说。王季思、俞平伯、程千帆、戴不凡、李长之等人主此说。 2、封建说教说。黄芝伪、徐翔方、周贻白等主此说。 3、两面性说。即既有封建性又有反封建性。何其芳、蒲江清等主此说。 4、伦理悲剧说。曲六乙、赵越等人认为通过蔡家的悲惨遭遇,通过蔡家、牛府贫富不均的强烈对比,真实地捞写了元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四、《琵琶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1、蔡伯喈 蔡伯喈是戏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具有复杂的性格特征,把握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成为理解《琵》主题的关键。 ①封建典型说。认为蔡伯喈是一个“全忠全孝”的标准的封建典型人物。 ②“动摇”典型说。认为蔡伯喈是一个软弱而动摇的知识分子,他“三被强”而终于“三屈从”证明了这一点,“既善良,又软弱”这就是蔡伯喈的书生本色。 ③忧闷不郁的典型说。认为蔡“并不是一个在厌弃名利与贪恋名利之间动摇不走,矛盾动摇的封建士大夫的典型形象;而是一个具有“本性笃孝、闲居玩古,不交当世”的思想情趣,却以被迫陷身名利场而忧闷不堪的封建士大夫的典型形象。 ④ “背叛平民”说。认为蔡身上有一种“背叛平民阶层的反面人物的先天性的缺陷,他与王魁、陈世美一类人物的性格相比,仅仅是缺少狠毒的一面。 ⑤多重性格典型说。 ⑥悲剧人物典型说。 小结: 蔡伯喈是一个全忠全孝的封建典型说。   蔡伯喈这一形象是高明自己创造出来的全新形象,与以前的“里俗”之作完全不同,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琵琶记》中的蔡伯喈的确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知识分子。他的内心矛盾冲突始终贯穿全剧,这种矛盾不是厌薄名利与贪恋名利之间的矛盾,而是忠和孝不能两全的矛盾。他的内心深处也是向往功名富贵的。 2、赵五娘 赵五娘是《琵琶记》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 ①民间妇女性格。认为赵五娘的民间性格表现在“糟糠自厌”、“祝发买葬”等民间类型的故事情节之中。李希凡认为“赵五娘是中世纪千百万中国妇女最深刻的典型”。这种民间妇女的性格主要是“渗透在赵五娘性格里的那种勇于承担苦难的自我牺牲精神,那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爱情,那种不受功名利禄引诱的纯洁朴实的生活理想。” ②艰苦斗争的性格。戴不凡认为“她不是被风风雨雨批得垂头丧气的牡丹,她是在严霜中迎着北风开放的菊花。”“正如夏日蓝天初升的旭日,奔腾万里的黄河,耸入云霄的泰山”,“令人油然地感到一股强大的鼓舞力量。” ③双重性格。认为一方面,赵五娘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克己待人,勤苦自立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