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技术第一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雾化技术第一章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雾 化 技 术 研究生课程 S13C0102 液体燃料燃烧的特点 1859年,得雷克首先利用钻探的方法开采石油,随着提炼技术的提高,液体燃料开始在工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使液体燃料开始得到大规模应用,人们才开始对液体燃料的燃烧机理、燃烧过程进行研究。 陆游的《斋居记事》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他还在《老学庵笔记》中,对这种省油灯的省油原理作了详细说明:“《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水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 液体燃烧的特点 雾化就是利用喷嘴将液体燃料破碎为细小颗粒的过程,其目的是增加蒸发表面积,强化燃料与助燃空气的混合,从而保证燃料迅速、完全的燃烧。 雾化是一个纯粹的物理过程,是外力与液体本身的表面张力和粘性力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是一个耗功过程。表面张力总是试图使液体保持最小的表面积,而粘性力则抑制液体的变形;只有当外力足以克服表面张力与粘性力时,液体才会变形、破碎成为液滴颗粒。而大液滴是不稳定的,在环境气流作用下,会继续变形、破碎,该过程称为二次雾化过程;只有当液滴直径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会稳定下来,不再破碎。 第一章 单个液滴的破碎过程 实际流体都是有粘的,尤其是重油、渣油等液体燃料更是高粘度流体,并且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液体粘度对于液滴的破碎和液体的雾化过程具有相当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考虑液体粘滞性的影响,在液滴破碎临界条件中又引入了另外一个无量纲Ohnesorge数,定义为: 液滴破碎模式 (Liu 和Reitz) 第三章 液膜的破碎过程 不同We数下液滴的变形速率 不同We数下液滴的破碎模式 破碎照片显示:小液滴随气流运动,并有液滴合并现象 袋装破碎模式在低We数下出现 液滴初始直径184微米,出口4毫米距离后,液滴平均直径为93微米 液滴破碎距离减小、径向动量减小很快 在不稳定表面波及表面张力作用下,液滴迅速破碎,瑞利-泰勒波形作用强烈。出口4毫米后,破碎过程基本完成。 针式喷嘴、扇形喷嘴、平流喷嘴、旋流喷嘴、转杯喷嘴或预成膜喷嘴出口会形成不同截面形状的液膜。液膜的破碎过程主要受流动特性、气液物理性质等影响;液膜在气体扰动作用下,在表面形成表面振动波,波幅逐渐放大并于顶端破碎成为液线、带或者环,这一阶段称为初次雾化,然后上述线、环继续破碎成为小液滴。 对平面液膜射流的研究结果显示,低黏度液膜更易于破碎成为液片,高粘度液膜则易于碎裂成为液线。并且,黏度越低,所形成的小颗粒液滴越多,这说明液体粘性对液膜破碎具有明显的影响。 1、平面液膜破碎 平面液膜不稳定性分析 连续液膜在周围气体扰动作用下,将形成表面波,表面波的不稳定性将导致液膜破碎。如图,表面张力将阻碍液膜表面的变化,将凸起部分推回原位置,但气流扰动将促使液膜表面变形,并推动液膜向下游方向移动。 力的平衡: 曹建明等利用线形不稳定理论研究平面液膜破碎过程发现:1、当粘性液膜进入不可压缩气体介质时,液膜表面的非对称表面波将主导液膜的破碎,并且越接近湍流,液膜越容易破碎。2、当粘性液膜进入可压缩气体介质时,依然是非对称波形表现得更不稳定,且马赫数越大,表面波增长率越有显著增大,因此气体的可压缩性将加速液膜破碎。 York提出了平面液膜射流破碎时间与长度的关联式: Arai等根据试验结果拟合的破碎长度关联式为: 根据实验结果,Fraser 将环状液膜破碎归纳为三种模式,即边缘(Rim)破碎、波动(Wave)破碎和穿孔(Perforated-sheet)破碎。 在液膜的最前端,表面张力促使自由表面收缩成环,然后这个环在气流中破碎成为一串平行大液滴,称为边缘破碎;当液体的表面张力与粘性力较大时,边缘破碎模式起主导作用。 在穿孔破碎模式中,液膜表面出现很多孔洞,这些孔洞迅速增大,致使相邻孔洞之间的液膜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液线;然后,在表面振荡波作用下,液线将破碎成为大小不一的液滴。 在液膜表面没有孔洞的区域,存在轴向和径向表面波,波幅振荡迫使液膜发生破裂,形成液线,这就是波动破碎模式。 Fraser R P, Research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atomizer for liquids, Imp. Coll Chem Eng Soc, Vol 7, 1953 2、环状液膜破碎 * 用途 喷雾干燥 药物喷洒 喷雾燃烧 医疗 表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