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内吸杀菌剂PPT.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内吸杀菌剂PPT

         2)应用    二者均为内吸性强的能上下传导的杀菌剂,具有选择作用,残效期长达70天左右,一般田间可维持30天左右,一次施药均可达防治目的。二类药剂均对赤霉病无效。拌种时不可提高使用浓度,若超过浓度,有抑制苗生长的现象或延迟出苗天数。 粉锈宁内吸到植物体内5天有56%转变为羟锈宁。 粉锈宁 对古生菌纲、藻状菌纲、半知菌纲的真菌都有很好的活性,高效而持久,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黑穗病,对云纹病,凤梨病亦有良好的防效,具保护、治疗、铲除作用 制剂有20%EC,25%WP,可拌种、喷雾用 拌种防麦类黑穗病:20%EC 32ml:100斤拌种:3斤水 防麦类白粉病:25%WP30g+100斤水,在孕穗-抽穗期喷雾 防蔬菜,果树白粉病 3000-5000X 喷雾。   羟锈宁 主要防治由种子传播的病害,如麦腥黑穗、散黑穗病、高粱、玉米丝黑穗病及空气中传播的白粉病,锈病等。 制剂:17%、28%粉剂 拌种用0.2-0.5% 氟硅唑 flusilazole(福星) 双(4-氟苯基)甲醛(1H-1、2、4-三唑-1-基甲基)甲硅烷 1)性质 纯品白色结晶,熔点55℃,对日光稳定,在31℃以下稳定。在土壤中半衰期约60-80天。 2)毒性:低毒杀菌剂 大鼠急性经口 LD50=1110(♂)- 674(♀)mg/kg 兔经皮 LD50>2000 mg/kg,对皮肤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 F Si CH3 F N N N CH2 3)作用特点 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主成份麦甾 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担子 菌和半知菌等有效,对梨黑腥病有特效,并兼治梨赤星病。 4)应用; 40%福星WP 1)防梨黑星病:在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 续喷药4-6次,用8000-10000×喷酒,能有效地防梨星黑病, 并兼治梨赤星病,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间隔适当地缩短。 2)防黄瓜黑星病:基本同上,连喷3-5次,用药量1250-20000×稀释液。 酥梨类品种敏感(幼果期),应慎用。 丙环唑(脱力特) 防白粉病,丝核菌、锈菌、黑穗菌等,但对霜霉病无活性。   三唑类杀菌机理   主要是抑制菌体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干扰或抑制菌体附着孢及吸盘的发育及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的活性强。 咪唑类:抑制甾醇生物合成。 抑霉力 imazalil(抑霉唑、万利得) Cl N N N -CH2CH- Cl O CH2CH=CH2 生物活性:是防治果、蔬贮藏病害的有效药剂,对青霉菌引起的各种腐烂病防效好,对抗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青霉菌株有效,对炭疽菌、蒂腐病菌也有效。 剂型:50%乳油,25%水溶性盐; 使用:使用500-1000倍液直接浸渍喷洒果品,蔬菜; 咪鲜安(扑霉灵,施宝克),对子囊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有效,具防腐保鲜作用,防水稻恶苗病,芒果炭疽病。 理化性质:原药为黄色至棕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中,对热稳定。 (五)、苯基酰胺类 此类药剂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杀菌剂,具双向传导性,但以向顶输导为主。此类化合物水溶性大(7400 ppm),故渗入土中快,易被嗜水的卵菌摄取,对腐霉病、疫霉菌、霜霉菌引致的病害特效。 可用于种子处理、叶面喷雾,用药量少,特效期长。 甲霜胺(灵) metalaxyl 肤霜胺 furalaxyl (瑞毒霉 ridomil)  (fongarid) D、L-N-(2、6-二甲基苯基) -N-(2-甲氧基乙酰) 丙氨酸甲酯 甲基-N-(2、6 - 二甲基苯基) -N- 呋喃甲酰 -(2)- 丙氨酸甲酯 CH3 CH3 N CH-COOCH3 CH3 CO-CH2-O-CH3 C=O N CH3 CH3 O -CH2-COOCH3 内 吸 杀 菌 剂 远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寻找内吸杀菌剂的研究,直到1960年前后才出现了防小麦锈病的氨基磺酸类杀菌剂(有机硫类的敌锈钠、敌克松),但这些药剂作为一个内吸剂来说,也是很勉强的,直到1966年开始出现了能在大田广泛使用的内吸剂,萎锈灵、托布津,1967年苯来特的应用在生产上具有实践意义,才被公认为内吸剂使用,这三种药剂的出现,把杀菌剂的历史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内吸杀虫剂世代的开始。 有人把1977年以前商品化的内吸剂称为第一代内吸剂,主要包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