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2第二章 微生物农药—真菌PPT
(3) 使用方法 松毛虫:森林,每亩次10~12亿孢子,兑水喷雾。 拾死虫,扩大染虫面 玉米螟:每亩次:0.5kg粉剂+5kg沙子拌成颗粒剂,散于玉米心叶处,每株2g。 (4) 注意事项 养蚕区禁用 阴雨天或早晚湿度大时,菌液2h内用完 可与杀虫剂混用,不可与杀菌剂混用。 阴凉干燥处贮存。 使部分人皮肤产生过敏,如出现低烧、皮肤刺痒等,使用时应注意保护皮肤。 6、绿僵菌(Netarhizium anisopliae ) 活体真菌杀虫剂。 真菌的形态接近于青霉菌。菌落绒毛状或棉絮状,最初白色,产生孢子时呈绿色,故称绿僵菌。 制剂为孢子浓缩经吸附剂吸收后制成。其外观颜色因吸附剂种类不同而异,含水率小于5%。分生孢子萌发率90%以上 (1) 作用特点 以孢子发芽侵入害虫体内,并在体内繁殖和形成毒素,导致害虫死亡。死虫体内的病菌孢子散出后,可侵染其他健康虫,在害虫种群内形成重复侵染,在一定时间内引起大量害虫死亡,故一次施药其持效期很长。 其寄主范围已超过200余种昆虫。常见的有金龟甲、象甲、金针虫、鳞翅目害虫幼虫、椿象等。 椰心叶甲被绿僵菌寄生 棉铃虫幼虫被绿僵菌寄生 (2) 制剂 23~28亿活芽孢/g绿僵菌粉剂 中国农科院生防所 (3) 毒性 低毒杀虫剂 对人畜及天敌安全 对家蚕和柞蚕致病力强 不污染环境 (4) 使用方法 防治蛴螬,包括东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的多种幼虫。 采用菌土法施药。每667m2用菌剂2kg,拌细土50kg,中耕时撒入土中。 也可采取菌肥方式施用,用菌剂2kg,与100kg有机肥混合后结合施肥撒入田中。 防效达64-66%。 防治椰心叶甲 防治草原蝗虫 防治蟑螂 防治桉树白蚁 (5) 注意事项 同白僵菌 7、块状耳霉菌——杀蚜菌剂 为人工培养的块状耳霉菌活孢子制成。 制剂为乳黄色液体,属活体真菌杀虫剂,施用后使蚜虫感病而死亡。 具有一虫染病,祸及群体,持续传染,循环往复的杀蚜功能。 可以防治各种蚜虫,对抗性蚜虫防效也高,专化性强,是灭蚜专用生物农药。 低毒杀虫剂:大鼠经口LD50值5000mg/kg。 对人畜、天敌安全,无残留,无污染 200万菌体/ml悬浮液 防治蚜虫,1000~2000倍,喷雾处理 8、腊蚧轮枝菌 生物活性:腊蚧轮枝菌通过与昆虫体壁接触感染传病。当分生孢子或菌丝落于虫体表面时,在适温和空气相对湿度为85%~100%,或体表有自由水存在的条件下,孢子很容易萌发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体内的菌丝,在血淋巴和昆虫组织内形成菌丝体进行分枝生长,吸取虫体的营养和水分等,致使虫体循环障碍,组织细胞受到机械破坏,以致生理饥饿而死。 杀虫范围:能寄生在蚧类、蚜虫类、螨类和粉虱外,还可寄生鳞翅目的一些害虫及线虫、蓟马等。 目前制约真菌杀虫剂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真菌杀虫剂用量较大; (2)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很多真菌没有适用的经济可行的生产工艺; (3)真菌在液体培养基中通过发酵生产的芽生孢子壁薄、比分生孢子存活率低,贮存期短; (4)真菌的防效受环境条件尤其是相对湿度影响很大,制约了真菌杀虫剂的应用; (5)真菌杀虫剂的生产标准和活性标准难以确定; (6)真菌杀虫剂市场潜力未被开发,且农民还没完全接受。 二、真菌杀线虫剂 真菌杀线虫剂是使用食线虫真菌经发酵加工制成,作用方式有捕食和内寄生。 捕食性真菌有各种精巧的捕捉器官和捕捉方式, 内寄生真菌则可寄生线虫包括卵在内的各个生活阶段 以各种孢子(分生孢子、成囊孢子、黏性孢子和吞食孢子)。 捕食性昆虫的捕食器官 1、黏性菌丝:整个菌丝表面覆盖着黏性物质,线虫可在任一接触点被黏住,菌丝随即侵入线虫体内,在其血腔中增殖并逐渐耗尽其营养。捕捉能力强,多由捕虫霉形成。 2、黏性菌网:最常见。由菌丝通过细胞融合而形成的三维黏性网状结构。捕捉能力较差,但腐生能力强。 线虫被捉住的情形(手绘图) 黏性分枝 黏性分枝形成的二维菌网 3、黏性分枝:是营养菌丝上形成的直立、多细胞的短分枝,分枝表面有黏性。捕捉能力较黏性菌丝差。常相互融合形成二维网。 1、捕虫霉目的捕食器官-黏球 2、有柄黏球 3、无柄侧生黏球 4、毒虫霉的滴漏状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