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 224107 PPT
(三)思维的品质 l、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 思维的深刻性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本质。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4、思维的创造性与独创性 第四节 想象 一、想象的意义 (一)想象的涵义 l、想象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力 想象力是对头脑中表象加工、改组,从而创立新思想、新形象的能力。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亦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l、再造想象 再造性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的新型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即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3、幻想 幻想是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三、青少年想象的特点及培养 (一)青少年想象的特点 l、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2、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渐增多 3、幻想的抽象性、现实性在不断发展 (二)儿童青少年想象力的培养 1、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3、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4、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5、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6、培养学生欣赏文学和艺术的兴趣 7、启发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8、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9、加强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活动 第三章 情 绪 第一节认知与情绪 一、情绪的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emotion)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二)情绪的分类 原始的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与恐惧 低消极情感 高积极情感 高消极情感 低积极情感 积极 主动 热情 困倦 懒散 苦恼 紧张 焦虑 镇定 温和 松弛 满足 友善 愉快 热心 紧张 激动 安静 平静 忧郁 牢骚 孤独 悲伤 (三)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2.巴甫洛夫的理论 动力定型理论 3.坎农一巴德的理论 丘脑情绪理论 4.沙赫特的理论 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5.阿诺德——拉扎鲁斯的理论 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二、认知知对情绪的影响 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评价刺激物对个体需要的符合程度,它是个体对刺激物产生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决定因素。 (1)感觉是诱发情绪的首要条件。 (2)记忆与想像决定着情绪。 (3)注意与思维也决定着情绪的产生与表现。 三、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认知过程总伴随着认知体验,认知体验需要情绪体验的参与,情绪影响着认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1)情绪的动机性功能 (2)情绪的信号性功能 (3)情绪的感染性功能 第二节情绪与行为 一、情绪行为理论 (一)情绪性研究 情绪性是指一种未分化的、一般的情绪唤醒状态 ——“户外”情境的行为 。 (二)挫折——情绪研究 “挫折效应” (三)条件性情绪反应研究 “人逢喜事精神爽” 二、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一)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 (二)情绪与行为的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 西欧和美国人以亲吻表示亲切,日本人以微笑表示抱歉,还有一些国家的人,用做出一个V字形的手势来表示胜利的信心 三、情绪识别 第三节情绪的调控 一、情商 情商又称情绪或情感商数,用EQ表示,它是Emotional Quotient缩写。 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John Mayer)教授提出情商的内容:准确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将情绪体验运用于驱动、计划和追求成功等动机和意志过程的能力。 情感智商的具体内容 1996年,沙洛维和梅耶对情感智商作了重新的界定,将它定义为: 一、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 1.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 2.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 3.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 4.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 二、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