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西南科技大学
( 硕 )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 号 2006017
姓 名 赵文博
学科、专业 经济法
导 师 罗泽胜
所 在 学 院 法学院
二零零八年一月五日填
开 题 报 告 主 要 内 容
题目:商业贿赂法律防控研究
一、选题意义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使政府的行政行为不断规范,企业依法经营意识得到增强,市场秩序逐步好转。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业贿赂行为在一些行业、领域和单位较为严重,已经成为一项“潜规则”,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此,2006年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发表讲话,要求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持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同年2月24日,在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对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予以进一步强调。因此,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首先,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商业贿赂是一个顽症,它不仅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破坏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影响投资环境;而且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国家税收减少和公有财产被侵吞;还为假冒伪劣商品大开方便之门,直接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引发不少突发公共事件和其他社会问题。可见,商业贿赂不但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腐蚀了党员、干部和企业从业人员,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与国外相比,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起步较晚,对商业贿赂的专题研究也不深入,要有效防治商业贿赂,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鉴于商业贿赂的危害性和治理商业贿赂的严峻形势,加强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理论研究,对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丁寰翔穆伯祥陈兵主编1.Daniel Patrick Ashe,“The Lengthening Anti-bribery Lasso of the United States:The Recent Extraterritorial Application of the U.S.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ordham Law Review,May 2005,p.73.
2.Peter.W.Schroth,“American Law in a Time of Global Interdependence:U.S. National Reports to the XV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omparative Law:Sction V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nternatinal Bribery Convern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Fall,2002.p.101.
3. Daniel Nardello, Presentation for GCCA Annual Conference Versalles, 24-25 June, 2002.p.18.
4. Michael A. Almond Scott D. Syfert,“Beyond Compliance:Corruption,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al Standards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 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Commercial Regulation,Winter,1997.p.430.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研究)室讨论意见
参加教师签名:
备 注
一.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1.拟选课题的国内外动态、水平;
2.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及该领域内存在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
4.选该课题所具备的条件;
5.论文工作安排。
二.务必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3月底前,交各学院教科办保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