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墨竹石榴卷》赏读.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渭《墨竹石榴卷》赏读   徐渭在中国民间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多才多艺,诗文、戏曲、书法、绘画各个方面均有极高造诣,且都有不朽之作传世。换作别人,其中任何一项的成就都可称为大家,而对徐渭来说,无论称其为戏曲家、书法家或是画家,并且将其置于艺术史上冠之显赫名头,都会失之偏颇。他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涉足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高,任你怎么概括,都无法一言以蔽之。   然而,这样位大艺术家,经历却是离奇的坎坷。出生百日生父去世,14岁嫡母病故;心存远大,但八次举试未中,一生最高学历仅为“生员”(秀才),这在视功名为出人头地唯一正途的封建社会可以说是断了前程。终于有了机会,做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抗倭幕僚,并且以出色的“师爷”才华令胡宗宪对他倍加赏识。抗倭大功告成,他却因为后来胡宗宪被打入“严党”而受到牵连,以致精神失常,成为疯人。整个过程中,他九次自戕,利斧击头,长钉刺耳,尖椎碎肾,但他命硬,居然没有死。后来又因为误杀继妻,判罪下狱……他的一生都在穷困潦倒中度过,晚年更是在贫病交迫中变卖了所有书画和自用书籍后,结束了他73岁的痛苦生命,死时蜷曲在堆破烂的书稿里……      徐渭自视甚高,脾气倔犟,晚年犹不喜与达官贵人相往来。然而他富有智慧,性格幽默,在民间,几乎成了智慧的化身,以致关于他的传奇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数量之多在中国美术史上大概找不出第二位可与其相匹的画家。痛苦和坎坷将一位悲情画家浇灌成了后人心目中的喜剧人物,这是徐渭生前所无法始料的,由此可见他在民间受人喜爱的程度。其书画作品从他生前一直到现在都深受大众喜爱,包括片言只字都为人所珍藏,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而他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作花卉借助大写意的水墨技法,突出地体现了文人画的特质,尤其是他画竹子、荷花、芭蕉、石榴、葡萄之娄题材的作品,更是将他的痛苦借着淋漓的笔墨在纸上宣泄无遗,一诗一画,才情纵逸,意境莫测。晚明以来,陈洪绶、朱耷、石涛、郑板桥及至吴昌硕、齐白石等都深受他的影响,郑板桥刻一方“青藤门下走狗”印章钤于自己的作品上,齐白石更以首“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诗表达对他无以复加的崇拜之情,流风遗韵,至今不衰。   《墨竹石榴卷》,水墨纸本,绘丛竹、折枝石榴各一,并各题七言绝句一首。题诗书法以行草笔意出之,奇崛纵横,洒脱无羁,两首诗分别见于《徐渭集》第二册402页、第三册846页,并多次题写于其他相类题材作品上。徐渭作诗有感而发,多借题发挥,揶揄现实,语言平实朴素,读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并以理趣启发人。与他的许多作品一样,《墨竹石榴卷》也未署年款。不署年款,甚至不署名(笔)款是徐渭作品署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想来应该有缘由。他曾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此言是否由衷且不论,徐渭并不十分在乎自己的书画(包括诗文)倒是真的,在他生命的最后年,他曾简编年谱《畸谱》一卷,其中只字未提所作诗文书画。或许在他看来,书画(包括诗文)是身外之物,人活着尚且如此痛苦,身外之物值得那么看重?所以,署不署年款就无所谓了。他不相信世上有不朽的东西,包括自己的书画。但是他没有想到,在他身后人们对他艺术的喜爱,远远超过了他在世的时候……   此作先后经康熙六年(1667)进士、江苏宝应人乔莱,著名藏书家、古籍修复专家、古籍鉴别家陈履恒以及济南市文物商店收藏。20世纪80年代国家文物局组建以谢稚柳等七人为成员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古代书画作巡回鉴定,此图被列为佳作,并收入1997年出版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六卷中。需要说明的是,此画签条题为“明徐青藤竹菊合卷”,是因为当时归藏陈履恒及济南市文物商店时,该作共有两卷,卷一绘墨荷野菊,卷二绘墨竹石榴,在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时,书中所作题目易为《花果图二卷》(见《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卷十六第276页)。二卷的绘画、题诗及钤印风格一致,尺寸也基本相同。据悉,卷一已于六七年前被后来的主人高价易手,此次西泠拍卖是卷二,是目前在流通市场上所见到的徐渭作品中的精品,殊为难得。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