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国丹青隐士签
“相国书画至不易求”
河北南皮这个运河边的小县城,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冒出了个状元宰相、 个探花宰相:两人还是同族兄弟。他俩便是道光二十七年状元张之万(1811~1897)和同治二年探花张之洞(1837~1909)。清代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张之万曾被授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张之洞亦于去世前二年(1906)被授协办大学士,旋擢体仁阁大学士。据知兄弟先后为宰相的情形在清代仅此一例。
现在张之洞的知名度似乎远超张之万。谈起张之万,人们会说,他是“张之洞的族兄”,而谈到张之洞,却很少有人会说,他是”张之万的族弟”。究其原因,当然是冈为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兴办近代重工业、操练新军、推行新式教育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实绩。
不过在书画收藏领域,又别是一番景象。张之洞不请绘事,没有作品进入绘画市场i张之万则是晚清山水画大家。我在《读稿忆旧》(见《收藏?拍卖》2004年2期) 文中曾忆及当年瞿蜕园先生的评价“晚清擅长山水的画家,在状元、一品大员中,以张之万为最出色:名土中,顾道穆是造诣最深的人之一。”实际上张氏生前,画名即与另一山水大家戴熙(1801―1860)相齐,而有“南戴北张”之称。可能因其状元宰相的特殊身份,又因其并不卖画,故而作品更为人们所珍视。况周颐《眉庐丛话》就曾谈及当年“相国书画至不易求”的情形,并说了一件张之万主动赠字画给一小吏的轶事。原来,张之万爱听京剧。户部有个叫魏耀庭的小吏,是个票友,擅演花旦,自身虽已年近不惑,而登场演《鸿鸾禧》等剧,犹活泼嫣然如十四五岁娇娃。张之万对其演技甚为倾倒,曾送过一把亲笔书绘的精致折扇给他。扇的 面为蝇头小楷,另一面为青绿山水,“并工致绝伦”。
拙稿《书画配套1+12》(见《收藏?拍卖》2005年7期)中,曾谈到我岳父的祖父张仁芬雅好收藏。而在迭经战乱、迁徒、浩劫之后,幸存的字画中,有本张之万的山水册页,亦堪称“工致绝伦”。那是由12幅水墨小品组成的套画,画在泥金宣纸上。泥金的工艺绝佳,虽经百余年而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册页装潢也备极讲究,封面、封底均于锦缎四围配有做工精细的红木压框,足见当初收藏者对作品是多么珍爱。
12幅画各取山川一角为景,或板桥烟柳,或流水人家,或近峰突起,或远岭横空:或竹林掩映,或怪石嶙岣;或芦丛泛舟,或暮色归鸦 种种景色,平淡而又幽远,自然而富天趣,令人不由想起画家题于他处的两句诗 “自然有个如他处,不必披图问有无。”作品未署年月,而由其用笔的苍润,皴法的老到,兼擅娄东、虞山诸家之胜,可以判定其必作于画家技法、风格最成熟时期。
张之万字子青。册页各幅或钤朱文“子青”、“之万”印,或钤白文“张之万”印,未用闲章。末幅上款为“寿民仁兄大人雅正”,下款为:“子青张之万”。旧时朋辈之间都互相称字而不呼名道姓,而与张之万同时期而字寿民的,我只知道有二人一为汤绶名(1802~1846),一为施文铨(1811~1861)。前者系山水画大家汤贻汾长子,自身亦工铁笔,擅画墨梅、桃花、山水、后者撰有《静学庐遗文》一卷,但他们都不可能是这里提到的“寿民”。因为依清代习惯,惟有四品以上的官才能被尊称“大人”,而汤绶名生前袭云骑尉,官盐城守备,只是正五品的官,施文铨则仅受聘当过直隶布政使的记室和两所书院的掌教,并非有品秩的官,所以都不可能被称为“大人”。那么,“寿民仁兄大人”究竟是谁呢?这恐十自得俟将来细究张之万的生平交往才能知悉了。
题签者“拙翁”
上述册页有一隶书题签,写的是
张文选山水册
拙翁为怀清斋主题
“文达”为张之万的谥号;“怀清斋“系张仁芬的室名。这里想特别记述一笔的则是题签者“拙翁”。盖庐山的处景点与他密切相关,而他的生平事迹现已乏人知晓。无论登录庐山网站,还是浏览与庐山相关的书籍,都会发现有关拙翁的介绍语焉不详,甚至他的本名也已罕为人知。而事实上他当过这一带的父母官,晚年长期隐居庐山。他是功底深厚的书法家,也是握有若干珍品的收藏家。他与张仁芬素善。1929年张仁芬携长孙(即我岳父)登庐山,在拙翁家住了三个月。两位银髯飘拂的老人,每日把臂游览山景,一派悠然世外的风致。他们曾在山泉危石之上盘膝而坐,留下张合影。照片中位于左侧、蓄着 部白色大胡须的老者便是于出翁。该照经放大后一直挂在岳父家中。现在要谈庐山老照片,这帧80年前的留影想必是极珍贵的了。(见图)
拙翁与庐山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呢?事情得追溯到干余年前的唐宪宗朝。那时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曾存庐山筑草堂。元和十二年(817)四月九日,他同16位友人从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项,登香炉峰,宿大林寺”(《游大林寺序》)。时值初夏,山下已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山上却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