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田野考察及其传承的思考-服饰导刊
服饰导刊 2015 年12 月第4 期
:
56 FASHION GUIDE 服饰与文化 非遗探幽
鲁南地区割绒 绣鞋垫田野考察及其传承的思考
文/ 王秀丽
割绒纳绣鞋垫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服饰用品,也是百姓对美好生活期冀的产物。鲁南地区传统割绒
纳绣鞋垫 形制、色彩、图案纹样等方面不仅体现了 家“天人合一”的服饰观念,而且体现了鲁南地区传
统手工艺人的独特审美和高超技艺。由于采用割绒纳绣工艺,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绣花鞋垫,这也是鲁南割
绒纳绣鞋垫的特别之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割绒纳绣鞋垫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
化内涵也随着商品化进程的加快而淡出人们的生活,如何将这一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值得我们思考。
文章基于实地考察与调查,首先,从传统技艺考察入手,对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整个工艺过程进行详细
的介绍;其次,对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手工艺特色及现状分别进行分析和调查,做出相应的思考,以期为
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鲁南;割绒鞋垫;田野考察;传承
割绒纳绣是一种以实用为目的的民间手 间割开,因名‘割 ’”。山东民俗志 :“袜子,
工艺,主要包括纳绣和割绒两项工序。通过纳 从前多是棉布做的,亦有夹、棉之分。荣成地
[2]
绣和割绒,最终制作成两片图案对称的立绒 方流行纳绣袜底,图案多种多样。” 《乳山
绣品。山东省临沭县地情资料库 记载:“清 市志》记:“乳山地区过去人们穿鞋子,以纳鞋
末至建国初,男女均穿纳底圆口布鞋,着手工 底为主,先把壳子按照脚的大小剪成纸板状,
缝制粗布袜,女鞋足头处有绣 和割 。”这 多层叠加,定好厚度以后,用捻好的粗麻线或
明确记录了割 (绒)的史料起源时间。据《沂 粗棉线一针一线缝合。一般是一双鞋底儿一块
州府志》记载:“沂蒙一带,俗重婚嫁,先期纳 纳成,纳好后拿快刀沿玉米层剖开,剖开来的
[3]
彩,问名佩存,古制至合髻,男尚亲近,女尚厚 鞋底一分为二,变成了一模一样的两只。” 这
奁”既在婚嫁前要纳彩礼,婚嫁时的女奁要丰 些资料显示,割绒纳绣工艺源于清末,流行于
厚,其中的绣品便有绣衣、绣裤、云肩、香包、 建国时期,主要的传统应用形式是割绒纳绣
[1] (图 流行的
枕头、腰围子等”, 这说明临沂地区婚前有 鞋和割绒纳绣鞋垫 1,见下页),
绣品作为彩礼的一部分。《山东省志·民俗志》 主要区域是鲁南地区,主要工艺是纳绣和割
的衣食住行民俗 记载:“ 鞋、童鞋,男孩可 绒。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
穿至12 岁左右,莱阳、海阳最为流行。鞋头 方式以及人们对民俗观念发生了变化,鲁南
用绒线绣制,既美观又结实,绣时将一双鞋面 地区割绒纳绣工艺的原始生态环境受到了一
对贴, 间夹几层玉米皮,纳绣完毕用刀从 定的影响,导致割绒纳绣鞋垫等割绒绣品已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12YJAZH100)
王秀丽,硕士,烟台南山学院教师
服饰与文化:非遗探幽
持:华梅 57
被大部分人视为“过时的民间手工艺品”。如 棉织物较其他织物舒适性、吸湿性好、耐磨且
今鲁南地区的割绒纳绣鞋垫,既面临着传统 价格亲民,这使得棉织物在割绒纳绣鞋垫 很
技艺的萎缩,又面临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 受欢迎。
机遇。如何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 绣 线,是刺绣的专门用线。割绒纳绣鞋
式将是保护和传承这一手工艺的关键,也是 垫的用线一般是天然的棉线或棉混纺线、毛混
摆在学
文档评论(0)